從本月起,力洋鎮(zhèn)的紅心火龍果開始大批量上市,等待大家的采摘。
近年來,力洋鎮(zhèn)積極促進水果種植多元化發(fā)展,邀請專家從發(fā)展方向、模式、品種以及具體種植技術等方面對廣大果農(nóng)進行指導。今年,該鎮(zhèn)首家基地規(guī)模化種植的臺灣紅心火龍果已經(jīng)進入全面盛果期,成熟的果子似一簇簇熱烈的火焰,煞是引人注目。
火龍果基地嘗試多元發(fā)展
火龍果長什么樣?熱帶水果引進后,口感有啥變化?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踏進了力洋鴻輝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的種植基地。
走進種植基地,記者發(fā)現(xiàn),一顆顆火龍果居然是掛在1米多高的低矮小樹上,枝條則有點類似迷你版的仙人柱,顯得十分特別。“火龍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屬多年生蔓性植物。”據(jù)基地負責人章鴻輝介紹,火龍果和蘆薈、仙人掌的種屬十分類似,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針對這個特性,我們今年開始嘗試火龍果盆栽。”隨著章鴻輝指向,記者看到,右邊一塊空地上,一株株火龍果樹有型地立在瓷盆中,同樣掛著好幾個紅紅的果實。別小看這樣一盆盆栽,其售價在千元以上。此外,該基地還提供預訂、免費品嘗等項目。
在寧海,火龍果之所以少見,主要還是因為它是典型的熱帶植物,種植存在一定難度。章鴻輝告訴記者,火龍果能耐40-50℃的高溫,但卻不耐低溫,在5℃以下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寒害甚至會凍死。因此,讓火龍果克服“水土不服”,最重要是為其添置保暖裝備——暖棚。
閑聊中,章鴻輝笑說,他對這些嬌貴的火龍果比自己的孩子還好。特別是到了轉(zhuǎn)涼入冬,必須覆膜給其保暖,確保它們安然過冬。“對于受霜凍影響、受傷的枝條末梢,一定要及時剪掉。”章鴻輝還向記者透露了絕招。
體驗親手采摘的樂趣
“作為一種抗氧化劑,紅肉火龍果中的花青素含量比一般水果要高10倍以上。”章鴻輝解釋說,火龍果本身就是一種低能量、高纖維的水果,富含一般蔬果中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和維生素C,具有良好的減肥、降血糖、防便秘的功效。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章鴻輝種植火龍果的第三年,基地內(nèi)的20畝火龍果也迎來了大豐收。“第一批火龍果剛一成熟,就被大家訂購一空。”章鴻輝告訴記者,去年火龍果剛投產(chǎn),產(chǎn)量約為8000斤,預計今年可在原有產(chǎn)量上翻一番。
隨著持續(xù)高溫天的來臨,剛剛進入盛果期的火龍果開始集中成熟。目前該種植基地已經(jīng)開始自助采摘,讓市民就近體驗一把采摘熱帶水果的樂趣。“市民采摘下來的火龍果25元/斤,價格比去年下調(diào)了17%。時間會一直延續(xù)到11月底。”章鴻輝表示,希望通過親民的價格讓更多的市民品嘗臺灣紅心火龍果。
(記者黃濃珍通訊員柴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