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原
在紹興那天,我們乘坐的旅游大巴不疾不徐地由東向西行駛著,目的地是柯巖、鑒湖和魯鎮(zhèn)等景區(qū)。女導游介紹說,紹興是中外聞名的酒鄉(xiāng)、水鄉(xiāng)和橋鄉(xiāng),可以說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酒鄉(xiāng)這個稱呼,我們大家自然完全理解,紹興黃酒甘甜醇厚,名揚天下,無人不曉。至于水鄉(xiāng)和橋鄉(xiāng),第一次到紹興且孤陋寡聞的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于是乎,在車上就特別留心起紹興的橋來。
透過車窗,路標告訴我,車子到了勝利西路。我無心欣賞車外其他的景物,只關心路上的橋。第一座映入我眼簾的是勝利大橋,車子開了好幾秒,感覺比較長,約有上百米吧。接著,我的本子上按順序記下的是:長天橋、晚晴橋、錦浪橋、行宮橋、青甸湖橋、和諧橋、海山橋、澄灣橋、堰東橋、豐潤橋、湖濱橋等等。從橋的護欄上看出,短的橋僅三五米,倏忽而過;從橋邊有花紋的欄板和石柱上看出,建造的形式幾乎千篇一律;涂漆的橋名刻在橋中間的那塊欄板上。橋面沒有上下坡,兩邊也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都非常平坦;估計橋板都是鋼筋水泥建造的,這就是紹興現(xiàn)代的橋。
減速的車子一拐彎,到了柯巖景區(qū)。下車后我們或步行或坐船,看到了另一種橋——拱橋。形狀有如我縣正學公園里的兩座一樣,非常美觀。不同的是,它都用純石建成,且年代久遠。紹興的石拱橋是古人留下的財產(chǎn),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據(jù)說是國內(nèi)保存古橋數(shù)量和種類最多的城市,橋的密度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幾十倍。每一座橋都有它的出典和傳說故事,只是水面太廣,橋太多,我只能記下一鱗半爪。
比如,我們在鑒湖上走過的系錦橋,也叫狀元橋,是一座三孔拱橋。兩邊的孔較小,中間的孔大了許多,有幾個人高,以便小船往來。傳說在南宋時,紹興有一位書生十年寒窗苦讀后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從京城臨安坐船回到家鄉(xiāng)。得到喜訊的家人奔走相告,和親朋好友相約在這里祝賀他,為他系上錦帶,橋名就由此而生。熱鬧的場面早已過去了好幾個百年,但保存完好的橋面上幾十個臺階、橋邊的石柱、欄板和橋頭的石碑一起在講述著歷史的故事。
可容納五六十人的“魯鎮(zhèn)5號”游船,把我們送到了魯鎮(zhèn)。穿過古色古香的魯鎮(zhèn)民俗風情街,我們在刻有“魯鎮(zhèn)”兩個大字的石牌坊旁,看到魯迅的銅質(zhì)坐像,在坐像左邊約十余米處,有一座謝公橋。該橋是單孔七邊形拱橋,全長28.5米,側(cè)面“謝公橋”三個字非常醒目。據(jù)史料記載,該橋由南朝宋代會稽太守謝惠連所造。明代重修時維持原來模樣保存到現(xiàn)在,拱橋上還有捐款刻石文字。悠悠歲月過去了一千多年,如今該橋既是文物,又是南北行人的交通工具。
因為是水鄉(xiāng),紹興的橋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說有一萬多座。其中比較有名的古拱橋有廣寧橋、光相橋、太平橋、迎仙橋、玉成橋等等。還有一座叫題扇橋,記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有一位窮苦的老婦人在一座拱橋邊賣扇,無人問津。書圣王羲之見了,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就在每把扇上都題了詞,并囑咐她提價出售。一時,眾人爭著購買,價格暴漲,老婦人因此發(fā)了財,一輩子不愁吃穿。題扇橋的橋名也就流傳至今。
最后再說說另一種平面古橋——纖道橋。它建造在鑒湖的古纖道碼頭和葫蘆醉島之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鑒湖很大,遠處,水天交接,一望無際;近處,一個個島嶼用船只或橋梁作為交通工具。纖道橋長386.2米,寬1.5米,建于清同治年間(1867—1874),共115跨,橋墩用條石砌成。橋面并排用三塊長條石鋪成,大多條石的面都是長方形的,但我發(fā)現(xiàn)也有幾塊是一頭寬一頭窄梯形狀的;我想,也許是當時條石不夠就代替著一直用到現(xiàn)在了吧。橋面離湖不高,橋底接近水面;那天沒一絲風,水平如鏡,長橋臥湖,碧波盈盈。我們漫步在橋面上,心曠神怡。忽然,我想起我縣的戊己橋,也叫四十八洞橋,橋面也是用三塊條石鋪成,兩座古橋何其相似啊!不同的是,前者長,造在鑒湖中;后者短,造在海的灘涂上。以前沙石公路時,我從長街坐車到寧海路過胡陳的西張村附近時,常會看到四十八洞橋。后來胡陳港大壩和沿海南線先后通車,不經(jīng)過那邊了,好多好多年沒見過了,有點想它,不知如今模樣依舊否?
有點想遠了,還是話歸正題,再談談纖道橋。顧名思義,該橋取名“纖道”,說明是古代纖夫走的道路。我國古代水上交通發(fā)達,如東西走向的長江、黃河,南北走向的大運河。可以想象,鑒湖之上,纖道橋兩邊臨水,橋上的纖夫肩背纖繩,弓著背用力拉著湖中的船只前進。隨著陸上的交通興起和發(fā)展,現(xiàn)在只能在電影、電視里看到纖夫了,纖道橋成了文物,成了游人賞玩的景點。據(jù)了解,紹興像這樣的橋還有兩處,如果以后還有機會,我倒想再去看看,畢竟,“萬古名橋出越州”嘛,走過那些小有名氣的橋,會在記憶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