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院司法所:
巧開四劑良方,凸顯矯正效果
如何將社區(qū)矯正人員改造成為守法公民?今年以來,茶院司法所在對矯正對象進行日常監(jiān)管的同時,開出一系列藥方,給他們進行“療傷”,持續(xù)不斷地注入補充法律正能量。
茶院司法所走訪社區(qū)矯正人員生產生活情況。
藥方一:圓桌會談“安神劑”。茶院司法所人員深入對象家庭及所在村組,通過個別談話、走訪等形式,對重點對象的思想、生活情況進行摸底了解,組織村干部、矯正對象近親屬舉行圓桌會談,實現(xiàn)面對面、心連心的零距離溝通。根據(jù)會談的情況,再勾出重點對象的社會關系構架圖,建起對象思想“體檢表”,明確村干部和家屬組成有針對性的幫教小組,促使他們安心接受社區(qū)矯正。
藥方二:絲帶服務“壯骨劑”。在集中組織社區(qū)服務的基礎上,茶院司法所將服務內容劃分為青絲帶便民服務、綠絲帶愛心服務、黃絲帶保潔服務、藍絲帶平安服務和橙絲帶文藝服務五個版塊。再由矯正對象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靈活安排社區(qū)服務時間,保證矯正人員每人每月參加社區(qū)服務時間不少于8個小時,幫助他們修復社會關系,更好地融入社會,起到教育矯正“壯骨”作用。
藥方三:讀書筆記“益氣劑”。結合矯正對象的不同特點,茶院司法所向社區(qū)矯正對象推薦《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國學經典和《今日說法》等法制欄目。“細心品讀《弟子規(guī)》,我覺得這本書對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幫助,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如果早點讀到這本書,我不會犯下這種錯誤。”在聽了司法所人員講解《弟子規(guī)》后,社區(qū)矯正對象陳某寫下了上述讀書筆記。
最后一個藥方是解困幫扶“暖心劑”。2014年4月,40多歲的老王到茶院司法所進行社區(qū)矯正,先前因非法拘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剛接受社區(qū)矯正時,王某情緒低落,總是害怕被鄉(xiāng)鄰看不起。在對其進行矯正監(jiān)管中,茶院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找他談心,幫助他卸下心理包袱。在司法所和鄉(xiāng)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老王養(yǎng)起了灰天鵝。今年6月,由于附近工程施工,造成老王的養(yǎng)殖塘排水不便,七八十只灰天鵝被水淹死。焦急萬分的老王向司法所尋求幫助。在司法所與鄉(xiāng)城建辦的努力下,老王最終得到了2萬余元的補償費。眼下,100多只灰天鵝再有個把月就可以開賣了,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黨和政府這么關心和幫助我,真的很感謝。”老王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如今,老王也更加積極參加社區(qū)服務,立志要悔過自新、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