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金華大黃山“浙江省供銷干校”學習時,聽說金華的侍王府雄偉壯麗,就有心前往。挑了一個明媚的假日,乘車去市區(qū),走進了侍王府。
侍王府是太平天國后期將領李世賢的府第,為后期在浙江的指揮中心。李世賢被洪秀全封為侍王,故名侍王府。
在介紹中了解到,侍王府在唐、宋時原為州治所在地,元初又為浙東道宣慰司署,明初曾是明太祖朱元璋駐地,后為巡按御史行臺,清時為試士院。太平軍攻占金華后,李世賢在此建造了這座王府。侍王府規(guī)模宏大,建筑面積達3000平方米,加上其他附屬建筑,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宮殿、住宅、園林3個部分,西南一側原為練兵場和諸匠營地。
宮殿是侍王府的主體建筑。前有照墻,高6米,闊17米。照墻上有團龍石刻,刻工精美細致。相傳鏤空的兩條龍須,曾試雕10幾次才雕成。照壁基座是:雙龍“搶珠”,左右為“雙麟”、“雙鳳”。照壁背面,為“雙夔捧壽”,左右為“蝙蝠壽桃”、“仙鶴壽桃”。刻工蒼勁,造型生動。中國人向用吉祥圖案來裝點,侍王府也不例外。
邁步侍王府大門,拾級而上,穿過甬道,就到了大殿,也稱議事廳。面寬5間,進深16米。想當年侍王在這里召集大小將領,部署作戰(zhàn)計劃,舉行軍事會議,故稱議事廳。據介紹,他在滬紹一帶,指揮部隊打死了常勝軍頭目、美國流氓華爾,還有常捷軍頭目勒伯勒東,一掃帝國主義的兇暴氣焰,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我輩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從大殿往西為住宅,稱西院,共4進。一二進之間有長廊,構成工字形,兩旁有小花園。4進為樓房,當時作為主要將領的辦公和住宅之處。2進建筑最講究,特別是中廳(花廳),更為精美,侍王李世賢就是在中廳辦公的。磚墻上有大量壁畫,依稀可看出當年場面之盛大,現(xiàn)尚能看清的有68幅。
西院一幅《樵夫挑刺圖》,一樵夫手扶松樹,抬起右腳,另一樵夫坐在石上,手拿著針,全神貫注給同伴挑腳上的刺,生動別致。
中廳有4幅《四季捕魚圖》,漁民們撐船、拉網、捉魚、裝籮,個個微笑,反映了太平天國政權下漁民歡樂勞動的情景。有一幅巨大的《兵營圖》,右下角有一座望樓,長方形的天地會五色旗迎風招展(當時侍王部下天地會部隊較多)。望樓右邊樹叢中,有6面長方形和三角形旗幟,旗幟后面有4幢房屋,是太平軍兵營。右上角倚山樹叢中掩映著一座城池,城門緊閉。當年侍王府兵營的真實寫照,盛大嚴整!
又看到一幅《砍柴圖》,畫兩個樵夫卸柴擔休息,其中一個在抽煙,手指另一個剛下山的樵夫。我猜想抽煙的樵夫在說:你這個人太貪心,挑這么多柴,反而累得走路慢了!
這些壁畫反映了太平軍后期的活動及當時人民群眾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侍王府是目前全國少見的太平天國時代的建筑,更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重要實物。
離開時,回望侍王府,在心底默默地感謝它鎮(zhèn)守了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