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軍(右二)和同事們參與救災
在余姚陽明街道肆虐的洪水中,不管白天黑夜,總能見到一個50歲左右,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救援隊員忙碌的身影。他一會幫助裝卸救援物資,一會進村入戶給廣大災民送去食物、飲用水等生活用品……他叫蔡其軍,今年50歲,是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派出參與支援災區(qū)的一名協(xié)警,也是此次赴余姚救災的公安隊伍中年紀最大的一位。
在災區(qū)的苦,一般人很難體會到?h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巡邏中隊中隊長胡家利告訴記者,他們第一批救援隊員在災區(qū)奮戰(zhàn)的5天6夜時間里,可以說吃不飽、穿不凈、睡不好。由于災區(qū)沒有通電,那就意味著沒有熱水,只能吃一些餅干來充饑,方便面也只能干吃,睡覺只能睡在八寶粥、方便面等救災物資鋪成的“床”上,手機也沒地方充電,只能盡量少用,以節(jié)省電量。而且,高強度的救援,洪水長時間的浸泡,讓很多人的大腿上長出了紅疹,又癢又痛,非常難熬。但隊員們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每天一起來,就沖往救災第一線,救助了大量的受災群眾,也得到了他們的尊重。這其中,蔡其軍是這批隊員中的代表,盡管他在災區(qū)“戰(zhàn)斗”的時間并不是最久的。
得知余姚受災嚴重
老蔡家也不回就報名去災區(qū)
突如其來的“菲特”強臺風,打亂了蔡其軍忙碌的生活。10月9日中午,蔡其軍在得到縣公安局將派部分巡特警赴余姚參加救援任務的消息后,主動請纓報名參加了救援小分隊。沒來得及與家人多說一聲,當日下午1點30分,蔡其軍就從寧海出發(fā)趕赴余姚參加救援。到達余姚后,看到的是汪洋的城區(qū),到處都是被淹沒浸泡的車輛,水深很多地方都能沒到成人的腰部。這種以往只能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場景,卻在這里真實上演了!這讓所有隊員都很震驚,如此嚴重的災情出乎了所有參與救援人員的預料。由于水太深,運送他們的車輛無法進入城區(qū),這些巡特警只能搭乘軍車進入市區(qū)。
由于情況緊急,剛到達的救援隊就被軍車拉到了城區(qū)災情最嚴重的陽明街道。轄區(qū)的舜江水泥廠由于地勢較高,沒有被洪水淹沒,成了他們的臨時指揮部。剛到舜江水泥廠,還沒喘口氣,蔡其軍就看到18輛運送救援物資的貨車陸續(xù)到達,但是當時在場負責搬卸物資的就只有兩個人,蔡其軍和同事們立即投入戰(zhàn)斗,將車上的物資一一搬下并有序擺放,大約3個多小時后,物資才裝卸不到三分之一。這時,蔡其軍又接到指令,讓他作為救援第一梯隊進入街道重災區(qū)的富巷安置點,參與救援工作。他胡亂吃了幾塊餅干就隨隊出發(fā)了,由于街道路面嚴重積水,一般的積水都在60厘米左右,有些區(qū)域甚至達到1米以上,車輛無法通行,蔡其軍他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大約徒步涉水1個多小時后才到達了指定地點。安置點所在的社區(qū)幾乎全部淹沒了,很多住宅一樓的積水也都在60厘米以上。蔡其軍在社區(qū)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挨家挨戶了解受災情況,為受災群眾提供幫助,而同事們則負責維護該區(qū)域的正常社會秩序。就這樣,蔡其軍他們在水里連續(xù)奔波了6個多小時,他們身上的衣服沒有一處是干的,由于被臟水長時間浸泡,很多人腿上、腳上的皮膚早已泛白,腳皮也開始大量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