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wǎng)友“波斯貓”發(fā)帖,詢問城中小學在早上時段能否開放停車場,以方便家長接送孩子臨時停放摩托車、電瓶車等。
“家長們的各式兩輪車全部停在本來就很狹窄的路兩旁,擁擠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而偌大的停車場卻空空如也。”在帖子中,該網(wǎng)友指出,去年下半年,城中小學大門前旁邊的危房拆除,建成了停車場,按理說是辦了件好事,值得稱贊。但他希望校方能在這方面有所改善。
記者于前天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城中小學,在通往城中小學的小巷時,記者就看到了停車場,并且發(fā)現(xiàn)在停車場的外墻壁上貼著使用說明,上面寫著該停車場只對本校接送學生的家長免費開放,不對外開放,另外還發(fā)布了開放時間為中午10∶30—13∶00,下午15∶00—17∶00,其余時間車輛無法進出。由于當時剛好為學校學生上課時間,記者看到免費停車場內(nèi)并無車輛停放。
隨后,記者找到該校副校長金老師,他向記者介紹了停車場的基本情況,該停車場是學?紤]學生的交通安全等因素,由縣教育局與住建局、拆遷辦三方協(xié)調(diào)后,借給學校使用的一塊用地,建成于2012年年底,并于本學期投入使用。
針對家長所反映的停車場早上能否開放問題,金老師解釋,一般早上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時間很短,送完就走,不會停留太久,并且出于學生安全考慮,學校主張學生在桃源路與城中巷路口下車步行100米進校園,建議家長不騎車進小巷送學生到校門口,所以不在早上開放,希望家長能理解。
“中午、下午由于學生放學時間不一,家長需等待。為此學校特向縣里有關部門租借場地,提供家長停放自行車、電瓶車,緩解小巷交通。”日前,縣教育局經(jīng)現(xiàn)場了解后,對此作出回復,認定學校規(guī)定基本符合實際情況。
(記者陳靜珠通訊員呂鹿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