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來務工者參與市容服務管理。
和諧促進會慰問困難外來人員。
和諧促進員協(xié)助森林防火。
2500多年前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黃昏,一個孤獨的身影在中華大地躑躅前行。面對你征我伐的戰(zhàn)國亂世,他發(fā)出了一聲超越時空的呼喚:兼相愛,交相利!
這個人就是墨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與人共處,需要互愛;人與人交往,需要互利。
他有一個偉大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既互愛,又互利,就能止歇紛爭,走向和諧!
改革開放以來,梅林街道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成為外來務工者的聚集地。到目前為止,登記在冊的外來人員達23456人,接近常住人口數量。外來務工者的大量涌入,一方面解決了街道轄區(qū)548家企業(yè)的用工難問題,同時增加了轄區(qū)24個行政村(社區(qū))村民的出租房收入;另一方面,毋庸諱言,也曾給社會治安、環(huán)境保護等帶來一系列難題。2007年以來,街道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促進會”大平臺,積極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探索引導外來務工者廣泛融入梅林社會,助推社會共建和諧,形成了新老村民同生產、共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省政法委副書記宋光寶來梅林調研時,針對岙胡村“幾年來沒有出現一次本地人與外地人的沖突現象、沒有出現一次外地人的偷盜現象、沒有出現一次違法案件”,給予了充分肯定:如果每個地方都能像岙胡這樣,那我們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擁有50多名外來務工者的古月文具有限公司老總表示:和諧促進會為企業(yè)快速解決糾紛幫了大忙,而且使熟練工流失率大大降低,實際上是給我們間接創(chuàng)造了財富,我們可以少分心,有更多的精力抓企業(yè)的發(fā)展大計。
從安徽來梅林打工的靳某夫婦,特意向梅林街道呈上“公正解難事,真情暖人心”大紅錦旗,感謝街道綜治中心“不把我們當外地人看待,為我們解決了難題”……
迎著和煦的夏季風,記者來到梅林街道,帶隊采訪的縣府辦副主任王朝衡特意囑咐道:梅林街道和諧促進會現已發(fā)展分會30個,會員達875人。他們的做法和成效,即使放在全省考量,也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好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