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外面天空多么晴朗,我的身上總落有一雙陰鷙的目光,讓我壓抑得喘不過氣來!币晃辉馐苷煞蚣冶┑呐赃@樣描述她的痛苦。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如何遠離家庭暴力、營造溫情的家庭生活,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有關人士呼吁,對家庭暴力“零容忍”,加強司法保護。
調(diào)查顯示近1/4女性曾遭受家暴
旨在反對家庭暴力,倡導和諧生活的全球性反家暴行動“大聲說出來”中國區(qū)活動近日在京啟動。
“以前人們往往認為,家庭暴力多發(fā)生在邊遠貧困地區(qū),發(fā)生在文化和經(jīng)濟地位低下的人中間。其實這是個誤區(qū)!北本┘t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創(chuàng)始人王行娟說,“研究發(fā)現(xiàn),能否成為施暴人很大程度上與其成長環(huán)境,特別是原生家庭有關,而與學歷無關!毖芯勘砻鳎c原生家庭沒有暴力者相比,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成為新的施暴者的幾率高600倍。
此前,2011年10月21日,全國婦聯(lián)和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顯示,在整個婚姻生活中曾遭受過配偶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
多數(shù)遭家暴者選擇沉默,折射社會支持薄弱
一項網(wǎng)絡調(diào)查顯示,受訪網(wǎng)民在遭遇家暴時,選擇自己默默忍受,“不敢大聲說出來”的超過一半。很多受害者表示,遭遇家暴求助最多的是家人或朋友,而非婦聯(lián)、派出所。
“一方面,這反映了我國女性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和缺少社會救助渠道!敝袊▽W會婚姻家庭法研究會理事郭建梅說,“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國法律救濟不力。”
郭建梅介紹,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的反家庭暴力法,相關規(guī)定散見于諸多法律法規(guī)中,且有可操作性的少。
比如,盡管3年前家暴干預已納入“110”出警范圍,但職能并不明確。“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觀念也讓警方很難介入。目前,我國法律規(guī)定,家暴致重傷的才能提起公訴,輕傷以上可提起自訴。
專家建議加強司法保護,構建反家暴立法體系
據(jù)全國婦聯(lián)權益部部長蔣月娥介紹,我國反家庭暴力法已納入立法工作計劃。
國外司法實踐表明,警察的介入,是遏制家暴最有力的“武器”。對施暴人逮捕和拘留,比不采取司法保護,成效高3倍。郭建梅建議,法律應明確規(guī)定公安機關的具體職責,并加入對施暴者“強制參加學習”的處罰。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長李明舜認為,反家庭暴力法應構建一個由行政干預、司法干預和社會干預等共同組成的、職能相互銜接補充的整體框架。
“防止家庭暴力,要重視‘第一次’,明確‘零容忍’態(tài)度!北睅煷笮睦韺W院咨詢與臨床心理研究所所長劉翔平強調(diào)。
從5月開始,“大聲說出來”項目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5個城市開展,以提高公眾反家暴意識,為施暴者和受暴者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本報記者李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