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五千年文化孕育了眾多燦爛的線性文化遺產。它們作為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形或帶狀區(qū)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族群,其人文意義和文化內涵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寶貴財產。構建一個以申遺為重要載體的遺產保護和管理體系,對于在中華大地上形成一個彰顯民族身份、延續(xù)歷史文脈、保障人地關系和諧的文化“安全格局”和文化基礎設施,改善和提高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水平,服務于千秋萬代等方面,都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霞客游線就是這種線性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
徐霞客,這位地質學巨人、旅游泰斗的評價日益尊隆,已從早期“千古奇人”,到中期的“開一代新學風”的地理科學家,發(fā)展到今日尊之為“中華游圣”;其集畢生心血所著的《徐霞客游記》,也從“千古奇書”上升到“中國四大古典地理名著”、“百科全書式的游記”,直至被譽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20部著作”之一。徐霞客,還被列入了中華世紀壇的40位歷史文化名人的銅像之中,永遠受人瞻仰。從毛澤東的“我很想學徐霞客……”,到李先念的“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再到溫家寶的“《徐霞客游記》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在于運用他人文精神的大文字與科學精神的真文字,將華夏民族賴以生存的山川大地予以逼真的描繪……”都對徐霞客及其《游記》作出了高度贊美和概括,為徐霞客及其《游記》增添了光輝。2011年3月,《徐霞客游記》開篇日(5.19)被國務院設定為“中國旅游日”,又一次把徐霞客及其《游記》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以《徐霞客游記》為代表的徐學文化,彰顯出了更加廣闊的傳播前景,以展示人類如何生存、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和如何維護全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核心價值的徐霞客游線,更顯珍貴和厚重!
隨著時空演變,徐霞客游線正面臨著自然湮沒和人為蠶食的嚴重威脅。保護、修復和管理徐霞客游線,全力推進徐霞客游線進入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名錄,顯得迫在眉睫,時不我待。這也這正是人類共同的歷史使命,作為徐霞客游線節(jié)點城市更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因此,我們倡議:徐霞客游線各個節(jié)點城市和遺產點,迅速行動,全線聯動,全面規(guī)劃、科學修復、加強保護“徐霞客古道”,啟動和推進“徐霞客游線”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的各項工作,為保護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為全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讓我們高舉徐霞客大旗,踏著徐霞客的足跡奮勇前進吧!
“霞客游線申世遺——浙江寧海行動”志愿小組
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