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語錄】: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知行合一,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人物名片】:丁勇強,1981年9月出生,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現(xiàn)擔任長街鎮(zhèn)隔洋塘村“第一書記”。
隔洋塘村位于長街鎮(zhèn)最東側(cè),是寧海最東村,也是我縣唯一的海島村。西臨岳井洋,東靠大塘港水庫,南與象山定塘鎮(zhèn)相鄰,北距象山影視城4公里,通過縣道大下線與象山陸地相連,與長街鎮(zhèn)的交通主要通過岳井渡渡輪擺渡。
帶鋪蓋入村的第一天,我就告訴村里人:“請把我當成一個在交通局上班的隔洋塘人!苯(jīng)過一段時間的走訪,我對村情民意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9月12日,是自己的陽歷生日。晚上駐村,因為臨近中秋,我自己買了點水果禮品,打算對村里的特困戶進行一次走訪,希望能夠帶給他們一些溫暖。書記和村主任帶我來到了鄭楊濤小朋友的家,確切地說是他姨媽家,因為這個還在念小學的聾啞小朋友的家已經(jīng)散了。孩子不在,親戚們跟我拉起了家常,當他們拿出孩子的素描作品給我看的時候,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因為我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多么聰明可愛的孩子,但卻身患殘疾!靶『⒆影,現(xiàn)在最想的就是能聽見阿拉說話,因為醫(yī)生說可以治……”姨媽說,“阿拉也想給他治啊,但手術費要十幾萬,親戚們也湊不出來……”瞬間,我感到內(nèi)心沉甸甸的。隨后,我第一時間與縣殘聯(lián)溝通對接,問題得到了解決。當我看到孩子和親屬臉上洋溢著快樂笑容的時候,我覺得這是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10月8日,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我的娘家人來了。隔洋塘村集體經(jīng)濟薄弱,只能勉強維持日常運行,根本談不上投入與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作為交通局的派出干部,幫助村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義不容辭。娘家人也是傾力支持,縣道綠化、農(nóng)村聯(lián)網(wǎng)公路、新碼頭驗收等項目一一得到了落實。還重點踏勘了一處事故多發(fā)點,提出了整治的意見方案。送走娘家人后,村主任跟我說:“看你爭取項目,爭取資金的樣子,還真不像是交通局的派出干部,更像個真正的隔洋塘人!甭牭竭@話,我心口涌動著陣陣的暖意。
隔洋塘村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原本是一座孤島,海島特色鮮明,農(nóng)漁資源豐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象山定塘鄉(xiāng)圍墾海塘使其與象山陸地相連,西面則與長街鎮(zhèn)隔海相望,以擺渡為主要交通方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行政歸屬,使隔洋塘人成為寧海的象山人、象山的寧海人,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寧海的這一塊飛地很美,也擁有足夠的向心力。
每次入村,我都會站在渡輪的甲板上享受這愜意的擺渡時光。從第一次漂洋過海來到隔洋塘,我便被這片熱土所吸引。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我愈發(fā)熱愛這個可愛的村莊和這里可愛的村民,也定要竭力將隔洋塘推入發(fā)展快車道,正如縣委褚書記在調(diào)研時指出的那樣“要將隔洋塘建設成為寧海的東方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