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景霞 通訊員高凱梅方劍
日常巡邏與訓(xùn)練
每個人都有夢想,一個夢想、兩個夢想、三個夢想……千萬個夢想?yún)R聚成一個中國夢。日前,記者來到峽山邊防派出所,看他們?nèi)绾斡脤嶋H行動幫助轄區(qū)群眾實現(xiàn)夢想。
打造愛民支部,努力建設(shè)“微夢想工廠”
最是滿天云錦爛,夕陽紅勝曉霞紅。2014年開春,峽山邊防派出所黨支部在如火如荼的“圓夢”行動過程中,將視角鎖定轄區(qū)最亟待幫助的13名孤寡老人,希望通過黨支部的努力圓老人們的“夕陽夢”。
沒想到,工作并非一帆風(fēng)順。家住強蛟下蒲村的孤寡老人尤老太,在與鄰居老人聊天時說:“聽說派出所弄了一個圓夢行動,我年紀大了,膝下無子,平時生活上困難挺多的,派出所那么忙,就算想幫咱老人估計也是有心無力。”與尤老太一樣,不少老人抱著同樣的想法,并不看好“圓夢”行動。
回應(yīng)老人們質(zhì)疑的是該所官兵的實際行動。在排摸清楚轄區(qū)老人的情況后,該所9名官兵分別與13名孤寡老人建立連親關(guān)系,每周至少2次主動上門幫助整理家務(wù),陪伴聊天。官兵在老人家張貼警民聯(lián)系表,在老人的手機保存官兵號碼,遇有困難,只要一個電話,官兵們隨叫隨到。該所民警袁永濤就與尤老太建立了這樣的連親關(guān)系。“有一次我下村走訪,看到尤老太摸著墻根趔趔趄趄擔(dān)水,就萌生了認親的念頭。”袁永濤回憶說。從此,只要有空,袁永濤就往尤老太家里跑,和她談心,主動幫老人打掃衛(wèi)生,整理雜物,使尤老太黑乎乎的住宅煥然一新。“老人的心愿其實很簡單,有人陪他們聊天,他們就很高興,為他們做一些補辦身份證之類的跑腿工作,他們就很感激,時間久了,感情自然就深了。”袁永濤笑著告訴記者。
雨天送老人回家
在官兵們的努力下,沒過多久,老人們就轉(zhuǎn)變了看法。年屆九旬的尤老太在彌留之際,對鄉(xiāng)親們說:“我雖然沒有后代,但派出所官兵都是我的兵兒子,我沒有遺憾。”
除了連親,峽山邊防派出所黨支部還多次走訪強蛟鎮(zhèn)政府,匯報孤寡老人情況,爭取民政部門關(guān)注;積極聯(lián)合村委會、村企業(yè)和村黨員,采取每月資助和臨時走訪慰問的形式保障孤寡老人的基本生活。在修葺老年人活動中心時,該所官兵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義務(wù)協(xié)助修葺工作。一旦老年人活動中心有活動,官兵都會上門通知,讓老人們參加集體活動。
如今,每當夜幕降臨,老年人活動中心總是燈火通明,老年人歡聚一起,吹拉彈唱樣樣俱全,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