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靜珠
兩本練習冊,做完好交差;生詞抄寫一遍又一遍;看一本書,寫一篇讀后感……在很多跟記者一樣的80后的記憶中,傳統(tǒng)的寒假作業(yè)就是這樣簡單、枯燥。但如果你現(xiàn)在還這樣認為,那么你就“out”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不少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yè)“個性化”十足,“年味兒”十足,創(chuàng)意十足,心意十足。
剪福字、做燈籠、制年歷,“年味”融入寒假作業(yè)里
“萬能的朋友圈,兒子寒假作業(yè)要做一個紅燈籠,哪里能買到燈籠手工材料呢?”近日,市民朱先生在朋友圈內尋求幫助,最后聽取朋友建議用廢舊電線和兒子一起完成了寒假作業(yè)!皟鹤雍荛_心,全程都是他在策劃,我只負責打下手,圍繞著燈籠的話題,提了許多五花八門的問題,是一次很不錯的體驗!
記者了解到,城區(qū)多所小學布置的寒假作業(yè)“年味兒”十足。各校寒假作業(yè)主張為學生“量身定做”,按年級段特點,根據(jù)學生實際,量身打造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梯度性作業(yè)”。以城中小學為例,為了配合過年期間氣氛的營造,他們推出“我是小巧手”寒假作業(yè),按照年級分別布置手工作品,其中一年級為“剪紙作品”,剪福字或剪春字;二年級為“大紅燈籠高高掛”,可以畫燈籠,也可以做一個精美又環(huán)保的燈籠;三年級為“猴年送吉祥”,制作一個與猴子有關的手工作品;四年級為“巧手制年歷”,制作一份精美的2016年的年歷。孩子們看著自己的一件件親手制作、極具巧思的作品,怎能不“猴賽雷”(注:廣東話“好厲害”)?
體驗實踐活動成了學生寒假作業(yè)的“主打歌”
“寒假時,我學會了種土豆,知道了勞動的艱辛,以后不會再浪費糧食了。”說起第一次種土豆的經(jīng)歷,學生唐榕有些靦腆地說!斑@是我們布置給她的寒假作業(yè),希望她更多地接觸農(nóng)村,接觸生活!碧瓢职终f,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很多事情應該要去嘗試一下。
跟唐榕一樣,許多中小學生都把各項體驗性寒假作業(yè)“玩”了遍!笆迨澹量嗔!快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奶奶!您累不累呀?送您一個平安果過新年!”過年期間,星海小學的小朋友們三五成群看望患病孩子和孤寡老人,給城市美容師環(huán)衛(wèi)工人送蘋果,致敬環(huán)衛(wèi)工人、白衣天使、公交車司機,給過年期間仍在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們說一聲辛苦,道一聲祝福,這個冬日,因為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瞬間變得“暖和”許多!斑@樣的寒假作業(yè)有心意,有創(chuàng)意,也更有意義。”一位家長說道,“我們要教育孩子,今后做一個傳遞愛心的人,讓人人都能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老師寄語:
期待寒假作業(yè)未來更“多元”
“老師,今年過年我爸媽帶我到泰國旅游,要到正月十三才能回來。”“老師,我現(xiàn)在正在紹興魯迅故居!迸R近開學,80后胡老師的QQ留言里都是學生在外旅游的合影。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寧海的學生家長對孩子成長教育的意識有了提高,怎樣才能讓孩子過一個更有意義的寒假,已經(jīng)提上了他們的過年“議程”。遺憾的是,他們改變這種枯燥、傳統(tǒng)的寒假作業(yè)的方式僅僅通過旅游來實現(xiàn)。
“寒假作業(yè)應該更加多元。”小謝是城區(qū)一所中學的老師,他直指,跟小學生各種“花式”體驗式作業(yè)不同,初中學生的寒假作業(yè)稍顯“保守”,“試卷是標配,不僅是為了應付開學的回頭考,還要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更好地開始下個學期的學習。”小謝還表示,為了勞逸結合,他制定了一張?zhí)K鍛煉表格,幫助學生每日體能測試,增強身體素質!皩幒,F(xiàn)有的資源有限,具有科普性質的公辦博物館還是不夠多,不能滿足孩子們求知的需求,這是我們未來還需要努力的方向。”這位年輕教師提出了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