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章莉
不知大家對2002年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否還有印象。劇中男主角是一個雖看似文文氣氣,但其實具有家庭暴力傾向的醫(yī)生,在家中頻繁對妻子拳打腳踢。這部劇的播出也帶動了一個詞語——“家暴”。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家庭暴力的案例數不勝數,而這些受傷害的群體因為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文保護,不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5年12月27日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將于3月1日正式施行。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它將從法律層面上更好地幫助那些受家庭暴力傷害的弱勢群體。
家暴受害者多為女性
什么是家暴?《反家庭暴力法》明確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日前,記者從縣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從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底,在法律援助中心進行家暴援助的有17例,無一例外全都體現在男方對女方進行的毆打。被投訴的施暴方以26到45歲的中青年男子為主,占到58.82%。施暴人身份主要是工人和農民,也有大學本科畢業(yè)的白領,施暴的類型主要是身體暴力和精神暴力。多數家庭雙方有著6至10年的婚齡?h法律援助中心婦女維權窗口工作人員牟燕青表示,夫妻之間因感情、經濟糾紛吵架,最后導致家暴!捌鋵崳是有不少存在家暴的家庭不愿意來求助,因為他們覺得這很沒有面子!蹦惭嗲喔嬖V記者,“家丑不可外揚”的傳統(tǒng)觀念,使許多婦女面對家庭暴力時,往往選擇沉默和忍耐,這也導致了更多極端事件的爆發(fā)。
案例一:
石某與丈夫結婚30年,育有一兒一女。因為妻子愛較真、愛猜疑,對丈夫過分嘮叨,引得丈夫對其動粗,導致夫妻矛盾激化。在一次爭吵中,丈夫將石某的右臉打腫。最后石某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案例二:
陳某離異后帶一女兒與現在的丈夫結婚7年,兩人育有一子。丈夫因為陳某愛打麻將曾將她暴打致耳膜穿孔。后來,丈夫因為有外遇,再次將陳某打傷,被民警送到醫(yī)院住院治療。
家庭暴力使受害者的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在某種程度上遭受侵害,嚴重者甚至威脅生命,破壞了家庭和諧,也給社會帶來了不穩(wěn)定因素,更影響了家庭幼年成員的正常生活與成長。
反家暴有法可依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實上,婦女、老人、小孩、殘疾人等都是我國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甚至有個別家庭還出現妻子毆打丈夫的情況,那么,反家暴法正式出臺施行后,當你不幸遇到家庭暴力事件,或者是身邊有家暴發(fā)生時,該怎么做?
牟燕青說,首先,受害者可以向縣婦聯或縣法律援助中心婦女權益維護窗口反映。如果不便上門求助,可以撥打婦女權益維護熱線12348、65503838。同時,也可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到家暴報案后應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yī)、鑒定傷情!爱斘覀儼l(fā)現身邊有家暴發(fā)生,要及時報警,化解矛盾,避免悲劇上演。”牟燕青說道。另外,《反家暴法》還設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規(guī)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記者在走訪縣婦聯時了解到,這次《反家暴法》還明確了協同聯動的部門職責。近年來,縣婦聯與公安聯動,成立“110”援助中心,深入實施反家暴三步接警法,聯合下發(fā)《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幾點意見》,做到報警必受理,受理必反饋,報而不受理,可立即投訴,加強與公安的聯動,預防與制止家庭暴力,以家庭的平安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同時,依托縣民政局救助站設立家暴庇護所,為遭受嚴重家庭暴力、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生活陷入困境并要求提供庇護的婦女或兒童提供庇護場所,配備愛心大姐開展心理疏導、法律咨詢等服務!胺醇冶┎辉賳螁问菋D聯的工作,而需要多部門的聯動合作!笨h婦聯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