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琦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自去年12月份開始正式彩排的平調大戲《白雀寺》將于本月21日正式演出。
“現今排演的平調大戲《白雀寺》是時隔32年后的首部平調大戲。在此之前,完整的平調原創(chuàng)大戲從1983年寧海平調劇團改制越劇團后就再沒有上演過。”近日,在縣平調藝術傳承中心劇院內,平調大戲《白雀寺》正在緊張排練中,縣平調藝術傳承中心主任夏永盛向記者介紹了這部大戲的情況。
寧海平調至今已有400余年歷史,是浙江較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2006年,寧海平調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縣平調藝術傳承中心的成立,近年來,我縣積極推進寧海平調新劇創(chuàng)作排演。本部平調大戲《白雀寺》為我縣傳統(tǒng)平調大型戲目中“前十八”和“后十八”36本劇目中的《白雀寺》加工再創(chuàng)作。去年年初選定為演出劇目后,經國家一級戲曲導演、一級編劇陳偉龍和本地平調研究專家袁哲飛三個月時間的創(chuàng)作打磨,劇本《白雀寺》于9月定稿。平調大戲《白雀寺》講述的是寧海一為官清廉的縣令發(fā)現本地白雀寺中令人崇敬的住持,居然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由此展開一場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
說起寧海平調,不少市民對其中耍牙的技藝印象深刻,此次平調大戲《白雀寺》在原創(chuàng)劇本故事的同時,更由寧海平調老藝人陳濤親自操刀,將傳統(tǒng)音樂融入現代元素。如在“三大一小”“鑼鼓助節(jié)”的伴奏中,加入小軍鼓、低音鼓西洋打擊樂器,更體現出劇情的起伏和人物情感張力。同時,原來的平調曲牌也被打散,曲牌套唱詞或縮減或增加,靈活適應劇情需要。而除此之外,舞美、燈光、造型更邀請到省內外專家團隊量身打造。
平調大戲《白雀寺》時長兩小時十分鐘,共有35名演員參演,其中主要演員11名,并有我縣平調傳承班學員全體參與演出。據悉,該平調大戲還將參加浙江省第十三屆戲劇節(jié),這也是我縣平調劇目時隔33年后再次參加戲劇節(jié)節(jié)目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