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上要求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根軸線是否發(fā)生偏離?裝夾后兩個平面能否保證平行?這些聽起來專業(yè)味兒頗濃的詞匯,卻是他們天天要面對的實際操作。一個看似簡單的間歇送料機,用其近乎完美的精度,打敗了全國眾多中職參賽隊伍,捧回了201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數(shù)控綜合加工技術(shù)比賽的團體一等獎,這也是寧波市第一次獲得該項目的一等獎,一等獎的第一名更讓這個獎顯得沉甸甸。這個間歇送料機就出自縣職教中心模具制造與設(shè)計班的吳偉參、陳耀坤和俞琪楠之手。
經(jīng)過兩年半的學習,再加上3個多月的集訓,他們?nèi)齻吃住都在一起。負責編程的吳偉參是個不善言辭的小伙子,面對記者的提問,總是先報以陽光般的笑容。從小就喜歡拆拆裝裝的他,在自己的堅持和家人的支持下,如愿以償就讀了模具設(shè)計與制造專業(yè)。“吳偉參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無論是編程還是做車床,他都非常沉得住氣。”指導老師陳尚元說。相比吳偉參,負責數(shù)控車操作的陳耀坤則顯得更加靦腆,話不多,但一說起模具,他便露出少有的活躍,與同齡人相比,陳耀坤多了一份沉穩(wěn)。“我們幾個人中間,他是考慮問題最周全的,也是最細心的人。”這是吳偉參對陳耀坤的評價。當大家提起今天不在的俞琪楠,隊友和指導老師都笑了。“俞琪楠在團隊中擔任銑床操作,絕對是他們中間最勤奮、最肯吃苦的孩子了。”陳老師的話音未落,吳偉參和陳耀坤早已頻頻點頭。跟他們倆一樣,俞琪楠也是一個相對內(nèi)向的學生,為人特別踏實,學習刻苦,別人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他總是樂呵呵地照單全收。
“想放棄的時候,想想老師和隊友,如果自己的工序不跟上,就會拖累其他兩個隊友,也白費了老師的苦心栽培,這樣一想,就沒有理由不堅持下去了。”吳偉參和陳耀坤都認為,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老師的鼓勵和隊友的支持。制作模具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樂趣,平日里三個人聚到一起,做個飛機、大炮模型,這樣的事總是讓他們樂此不疲。
當被問及這次獲獎,最想感謝的人是誰,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是指導老師陳尚元和何洪亮。在遇到難題,反復試驗又一再失敗,灰心喪氣的時候,是兩位老師耐著性子指導。“沒有老師的幫助和支持,我們肯定堅持不下來,更別說拿獎了。”學生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訓練最辛苦的時候,到了晚上十二點,當其他同學都已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陳老師和何老師卻還是陪著他們仨“挑燈夜戰(zhàn)”。這個獎,就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圖紙修改,通過一道又一道的工序,最后用努力的汗水澆灌而成。(記者何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