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通訊員周武軍金美伶周紅霞)持續(xù)多天的旱情讓寧海農業(yè)損失嚴重,天旱更顯節(jié)水工程項目的重要性,連續(xù)一段時間,我縣農村出現(xiàn)高效節(jié)水灌溉投資熱潮,縣水利部門收到的立項申請比去年多了近一倍。
我縣的水資源相對較豐富,農業(yè)用水多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但碰上旱情,這種低效的灌溉模式弊端盡顯,特別是山區(qū)的旱情更加嚴重。2007年初,我縣借助寧波市的專項財政支持,開始在農村推廣高效節(jié)水灌溉。這種輸水方式大致經過防滲渠和管道輸水兩個階段,輸水過程的水利用系數從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則在地表漫灌的基礎上發(fā)展為噴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水的利用系數從0.3逐步提高到0.98。
“如果去年不搞這個工程,今年我們這100多畝翠冠梨就泡湯了。”桃源街道的葛愛娣高興地對筆者說。葛愛娣和4家農戶經營金盛果蔬合作社,基地在花山村的一座山上。去年,在縣水利局的支持下,他們投入100多萬元資金,建成了噴灌節(jié)水工程,今年天旱就派上了大用場。在現(xiàn)場,只見工作人員輕按開關,僅10幾分鐘時間,山上的3000多棵梨樹普遍就得到了“甘霖”。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合作社的梨樹都長得郁郁蔥蔥,絲毫不見葉片枯黃的跡象。今年,合作社獲得了大豐收,光翠冠梨銷售就達到了近30萬元。
“中央和省市對這項民生工程十分支持,我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爭取能為農民多辦點實事。”縣水利局一位負責人對筆者說。據悉,從2007年至今,全縣已經投入近億元資金,實施了64個高效節(jié)水灌溉項目,受益面積達4.06萬畝。2013年度我縣計劃實施項目18個(從9月份開始動工),完成投資2548萬元,受益面積1.0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