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們有的家庭困難,有的背井離鄉(xiāng);這是一群特殊的老師,他們全都是來自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的優(yōu)秀教師。“這里,充滿快樂;這里,撒播關愛;這里就是同心假日學校。而對我來說,這里是新的一切!边@是上課一周后,“同心”假日學校的學生應金華寫的一篇日記。
本報自推出“關愛流動、留守兒童”系列報道后,在全縣引起較大反響,不少部門和單位千方百計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條件,確保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暑假。由縣黨外人士服務中心牽頭,在縣委統戰(zhàn)部、縣關工委、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公益性的“同心”假日學校。7月以來,縣黨外人士服務中心就騰空了三樓的大辦公室,請人把墻壁粉刷一新,并買了50套課桌椅。為讓孩子們有一個舒適涼爽的學習環(huán)境,又專門購置了空調。7月22日上午,在縣黨外人士服務中心,這個特殊的免費“暑假班”正式開班,班上共有33名孩子。
7月30日一早,記者走進縣“同心”假日學校,和孩子們一起上了一堂美術課。素描課的老師陳濱正在給班里的孩子講課:“同學們,請拿起鉛筆,認真地觀察你要畫的對象……”老師講得認真,孩子們聽得入神。記者在教室的墻上看到一張學習計劃表,四周的課程包括趣味英語、閱讀與寫作、書法、音樂等,每天3小時的學習十分輕松。旁邊,還有圖書室和運動房,是孩子課間去的最多的地方。
參加暑假班的這30多名孩子年齡都在12歲上下,大多是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記者發(fā)現,其中有一對三胞胎姐妹!耙驗槲覀兪侨,父母付不起培訓班的費用,平時他們一個養(yǎng)塘一個賣蝦,也沒空管我們。”能上暑假班,令13歲的葉肖霆很是開心。以往的暑假,她們就在家守著電視過,結果三個人都看成了近視眼!霸谶@里,我們學到了很多學校里沒有的知識,還交了許多新朋友!倍萌~肖晶插嘴說,“我會畫素描了,我還學會了用音標拼英語單詞,還有唱合唱……”
對男孩子們來說,小小暑假班,成為了他們快樂的大本營。13歲的蔣達旺從寧波轉學到寧海一年多了。爸爸去世后,他和媽媽相依為命。最近,他媽媽下崗了,正在忙著找工作。作為家中獨子的他,看著媽媽辛勞的背影,總是很沉默。四年級學期末的語文考試,他拿了93分。作文題目是“我最怕_____”,他填的是“孤獨”。而這個暑假班上,他又遇到了一年未見的同學錢威龍,兩個好朋友在一起學得更帶勁了。
談起這群孩子,班主任潘偉春的臉上掛滿了慈愛的笑容!皠(chuàng)辦同心假日學校,我們主要為了讓孩子的父母可以安心上班,孩子們也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們把孩子送到暑期班的目的除了能讓孩子們在這里學知識,培養(yǎng)興趣外,安全問題也有了保障。而孩子們也能通過這樣的經歷學會感恩,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記者水玲玲實習生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