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陳丹萍)昨天下午,全縣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會議召開,12個參與創(chuàng)建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分別介紹了目前創(chuàng)建工作的進程和做法,并提出下一步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思路和措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建云參加會議并講話。
據(jù)了解,農村文化禮堂按照“為民、利民、便民”的要求,在文化特色鮮明、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fā)展基礎較好的中心村、歷史文化村落、美麗鄉(xiāng)村精品村或特色村,建成12家具有示范意義的農村文化禮堂。場所設施初步確定為“兩堂六廊”的基本格局,“兩堂”即禮堂和學堂,“六廊”包括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藝術廊和聊天長廊。
會上,力洋、越溪、前童等1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分別匯報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中的突出亮點和成效,指導團專家針對各單位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在聽取匯報后,王建云充分肯定了我縣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并就如何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指出:一是思路為先。建設農村文化禮堂,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準確把握農村文化禮堂的功能定位,真正實現(xiàn)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充分凸顯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二是建設為要。建設農村文化禮堂,要有一個合理的統(tǒng)籌,要綜合考慮各村經濟實力、民俗風情、文化資源、群眾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力爭做到“一村一特色”、“一堂一品牌”。三是管理為基。建設農村文化禮堂,要有一個長效的機制。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保障,強化督查考核,為進一步推動農村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