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一早8點,迎著小雨,45歲的趙常青已趕到萬家紅服務(wù)企業(yè)上班,掀開了新年篇章的新一頁。雖然只是一份普工的工作,但趙師傅很看重。眼下是生意淡季,趙師傅仍然準點上班,閑時就跟同事聊聊這趟回安徽宿州老家過年的見聞。
從1999年出門,趙常青跟著同鄉(xiāng)來到寧海,一晃已進入第15年了?恐趯幒4蚬み@些年的積蓄,2010年那會,趙師傅在老家蓋了兩間新樓房,準備給兩個兒子當婚房用。這趟回老家,就是為兩個兒子張羅定親的事。“團聚的心情那叫一個激動。”趙常青說,他最近五六年都沒回家過年了,這次跟五個兄弟姐妹好好團聚了一把。見到老叔回來,侄子、侄媳婦都上門來,跪在趙師傅的床前磕頭拜年。趙師傅樂呵呵地跟記者說,“給每個小孩發(fā)200元的壓歲錢,也花了快2000元了。”
從老家蓋房到衣錦還鄉(xiāng),趙師傅說,是寧海給了他掙錢的機會和花錢的底氣。“我對寧海的感覺比家鄉(xiāng)還要好。”趙師傅再三強調(diào),這話是他的真心話。這些年下來,他覺得,寧海人對外來務(wù)工人員的態(tài)度都挺好的,就像自家人一樣。剛到寧海那會,趙師傅在農(nóng)貿(mào)市場開著貨車幫忙送貨,收入還不錯。在寧海生活久了,越住越有感情。六七年前,趙師傅把留在老家的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帶到了寧海,一家四口共同在寧海打工。“現(xiàn)在,我老婆在飯店里洗菜,兩個兒子在寧海學(xué)修車都出師了。小兒子剛當上師傅,現(xiàn)在一個月工資少說有4000元。”趙師傅喜滋滋地向記者描述他們家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趙師傅到“萬家紅”工作的第4年。趙師傅既負責(zé)開車,又幫忙搬家,賣的都是力氣。“夏天的時候生意比較好,我每天差不多要出一兩斤汗。”說到工作的辛勞,趙師傅淡淡一笑。從個體戶到專業(yè)隊,趙師傅圖的是什么?“其實收入上并沒有大的變化,不過我來‘萬家紅’打工是假,其實是來‘偷師’的。”趙師傅直言,當初是奔著“萬家紅”的名氣來的,干了這幾年發(fā)現(xiàn)公司經(jīng)營的確有門道。“辦公司不光要有好的做法和經(jīng)驗,也要懂些做人的道理。”趙師傅說,在“萬家紅”他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現(xiàn)在跟客戶交流也頭頭是道,“今年把兩個兒子的婚事辦了,再干兩年,以后回老家,我也學(xué)樣去辦個搬家公司。” (記者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