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記住,有一種生活方式叫做徐霞客。他給我們的啟發(fā)是:他把科學的意義和生命歡樂匹配在一起,這就是人生不可替代的意境。”
5月20日下午,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于丹的一席話,在徐霞客游線申遺文化論壇現(xiàn)場引來熱烈掌聲。
這場主題為“獨立行走縱覽天下”的論壇由《徐霞客游記》開篇地的浙江省寧?h人民政府主辦。在這場探討徐霞客精神和徐霞客游線申遺等話題的論壇上,各位嘉賓的發(fā)言亮點頻現(xiàn)。
什么是徐霞客精神
“徐霞客是一名圣徒,行走是他的宗教,游歷是他的信仰。”
于丹用圣徒、宗教與信仰的關系,為徐霞客的行走和游歷打了一個比方。
在于丹看來,徐霞客精神有三個關鍵詞——獨立、信念和快樂。
“一個人有獨立的品格才能行走,獨立貫穿徐霞客的一生。如果一個人對于這個時代有過多的需求、寄望和依附,在功名的道路上總希冀得到什么,那他就沒有勇氣向世界的反方向出發(fā)。徐霞客自寧海出西門,一路走向山川,走的就是世人的反方向,而不是廟堂之路,這必須有強大而獨立的內(nèi)心。”于丹說。
她進一步解釋,徐霞客精神中的獨立不只是科學價值上的獨立,還包括人文精神的獨立。“徐霞客并非想到自己是游客,只不過是在追尋自己內(nèi)心。今天有很多成功學,教我們?nèi)绾稳,如何去晉升,如何去處理人際關系,但是欲速則不達,當我們懷著急功近利的目標去想成為什么人時,往往就無法達到這個目標。”于丹說,“獨立,成就了不可復制;獨立,也是行走的驅動力,為了行走而行走,怎能不累?”
在談到徐霞客游歷的信念時,于丹表示,一個人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但能決定自己的寬度。“沒有信念的人追求的只是現(xiàn)世的安頓,而有信念的人追求生命的可能性遠遠大于規(guī)定性。一個人拿到文憑、職稱到最后的墓志銘,這一切都是生命中的確定性元素,但是生命的真正品質(zhì),卻與它的不確定性相關。”于丹說,“這個時代,因為文明的發(fā)達,不是使我們越來越豪邁,而是越來越膽怯了。所以,信念的力量,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將決定我們生命的寬度。”
這一席話,引起了在座的百所高校大學生代表的掌聲呼應,于丹的發(fā)言也一度被掌聲打斷。在接下去對“快樂”的闡釋中,于丹認為,徐霞客精神所賦予的啟發(fā)是,他把科學的意義和生命歡樂匹配在一起,這就是人生不可替代的意境。
于丹表示,旅游應該分為“旅”和“游”兩個階段。“‘旅’是一種設定的行程,而‘游’則是心靈在自由世界的心游萬仞。在‘旅’的行程中,實現(xiàn)心靈的自由翱翔,這才是旅游的高級境界,而徐霞客就達到了這種最高的境界。”于丹說,“《徐霞客游記》啟發(fā)我們,行走是必要的,而行走真正的意義不是踏遍千山萬水,而是從千山萬水的旅途中有所發(fā)現(xiàn)。”
有寧海當?shù)氐男鞂W研究者認為,《徐霞客游記》開篇第一段提到的“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為全書奠定了“快樂”的基調(diào)。
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
多位專家在發(fā)言中都提到了徐霞客游線申遺的目的應當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游線上的各種文化遺產(chǎn)。
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表示,寧海首倡的徐霞客游線申遺工作目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工作需要19個省市互相幫助。申遺工作所需時間可能比之前寧海首倡“中國旅游日”的十年還要長。
“不過,申遺是為了保護,在意的是過程,動員大家參與進來,提高社會對于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觀念。”張柏說,“保護文化遺產(chǎn)是為了社會、老百姓,也要依靠老百姓依靠社會,沒有社會的支持,是完不成的。”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亞太中心管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高丙中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寧海聯(lián)合其他徐霞客游線節(jié)點城市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并爭取社會承認的過程,就是弘揚徐霞客游線名聲的過程,“申遺只是目標和前景,在這個過程中,徐霞客精神能夠得到傳承。”
文化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司副司長馬盛德在發(fā)言中用“冰棍”打了一個比方:“文化遺產(chǎn)就像冰棍,雖然看上去完好,其實很脆弱,如果不保護,以后就找不到了。”
他指出,徐霞客游線也是一樣,雖然目前整條游線各名山大川原真性強且保存完好,但如果不加強保護,也很容易遭到破壞,“申遺正是為了有利于整條游線的保護和延續(xù)”。
多位專家都對寧海在首倡設立“中國旅游日”和徐霞客游線申遺過程中所做的努力持肯定和贊賞的態(tài)度,認為徐霞客先后兩次從寧海西門出發(fā),開始游歷名山大川也是這座城市與徐霞客之間的緣分。相應地,他們都給出了對徐霞客游線申遺的具體建議。
高丙中表示,徐霞客游線本身不是遺產(chǎn),只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目前,寧海等游線節(jié)點城市需要做的,是實地勘察《徐霞客游記》中記錄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風俗文化,找出里面最有代表性、杰出性的符號來申遺。
“申遺不像體操比賽那樣有規(guī)定動作,它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去評判。”高丙中說,“徐霞客的游線是一種綜合的、混合文化的組合,所以我們要去發(fā)現(xiàn)徐霞客游線中最能代表我們自己的符號去申遺,能獲得大家承認的符號。”
張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徐霞客游線申遺提出了三點具體的建議。
他表示,首先,聯(lián)合國文化遺產(chǎn)的申報是要國家來申報的,最后申報的名義是國家,不是哪個縣市和地區(qū)就可以的。所以,必須要19個省市聯(lián)合起來,制作一個統(tǒng)一的文本,不能各自做各自的,要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其次,要在這19個省市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建立一個統(tǒng)籌辦公室,這個辦公室一定要落在一個城市里。第三,在這個辦公室的引領下,要有一個專家團委員會進行把關。
“寧海對設立‘中國旅游日’做了10年的努力,對徐霞客游線申遺的準備工作也比較充分,適合來建立統(tǒng)籌辦公室。”張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