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方櫻見習記者胡琦
連日來,縣城市管理局積極部署,認真開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注重在源頭遏制,保持高壓態(tài)勢,完善長效機制,有效打擊了縣域內違法建筑蔓延。今年以來,該局共查處和制止違法用地34宗、非法占地面積約24481.47平方米;違法建設296宗、建筑面積約19756.38平方米;組織拆違276次,出動拆違人員3168人次,拆違面積31741.39平方米,成效十分顯著。
注重源頭遏制,在“控”字上下功夫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該局以縣政府發(fā)布《關于建立寧海縣制止和查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和《關于堅決制止和查處企業(yè)個人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的通告》為契機,做好全縣四個街道“兩違”的調查、摸底和匯總工作。并利用電視、報刊等宣傳形式,曝光違法建設典型,引導廣大群眾充分認識違法建設的危害性、增強規(guī)劃的法制意識,在全縣范圍內營造良好的整治氛圍。
針對違法建設戶,執(zhí)法隊員上門勸導不少于3次,耐心細致地做好當事人思想工作,動員其自行拆除。特別是一些新建小區(qū)的違章建筑,該局按照“業(yè)主自治、預防為主”的原則,建立實行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自我管理的違法建設預防和控制機制。業(yè)主如有違法建設行為的,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其他相關業(yè)主或業(yè)主委員會將及時勸阻,并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該局印制2000份《溫馨告知書》在豐澤園、天景園等新小區(qū)分發(fā),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2、成立班子,強化責任。該局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明確高為民局長擔任組長抓好這項工作,其他分管領導協助,下設辦公室、督導應急組、行動組、信訪接待組,各司其職。并專門制定了《寧海縣城市管理局制止和查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責任,努力做到違法建設“早發(fā)現、早處理、早拆除”。
同時,積極發(fā)揮該局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自己不能從事違法建設,還必須做好親朋好友的思想工作,以點帶面推進控違工作。同時加強與各個街道辦事處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形成整治工作的強大合力,共同保障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3、加強協調,嚴格考核。該局一方面專門對“兩違”工作實行每周匯報制,遇到工作難度大的對象,開展專題討論,制定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案,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另一方面,該局對4個街道中隊嚴格崗位責任制考核,將“兩違”管理、查處等工作納入崗位考核中,完善中隊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涉及“兩違”的各項工作量化分解,做到責任到中隊,指標到個人,考核到任務;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專門安排人員對整治工作開展不定期考核和督查,現場指出問題,全過程催辦、督辦,確保整治工作落實到位。
保持高壓態(tài)勢,在“拆”字上動真格
1、說服教育抓自拆。在摸清底子、建立臺賬的基礎上,全縣4個街道中隊分門別類,分清輕重緩急,對已形成的違法建設讓當事人主動自拆,不僅減少了矛盾,降低了工作成本,推進了整治工作有序開展,而且有利于社會大局的穩(wěn)定、和諧。在拆違過程中,始終把做好群眾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盡最大努力動員違法當事人主動自拆。
如在“兩違”整治開展初期,該局桃源中隊隊員巡邏中發(fā)現桃源街道西洋村一村民違法建房,占地面積118平方米,已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結頂,中隊立即簽發(fā)《立即(限期)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當天下午,違建戶自行拆除了違章建筑。又如,梅林中隊隊員在巡邏中發(fā)現,家住梅林街道槐路村的一村民未經審批就自行搭建竹棚,經中隊隊員耐心講解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后,當事人終于自行拆除,拆除面積共計150平方米。
整治以來,相關違建當事人自拆違法建筑1863.5平方米,為開展助拆、強拆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組織力量抓助拆。在拆違行動中,縣城管局在當事人自拆的同時,還采取了助拆措施。在強拆行動前,對部分自拆有困難的群眾,只要同意自拆,不阻礙執(zhí)法,就及時組織人員或由干部職工幫其自拆,并盡量減少損失。
梅林街道大路周村的葛某因未辦理建房審批手續(xù),曾于9月中旬被責令停工,國慶期間又實施搶建,違建面積141.6平方米。經執(zhí)法人員勸阻、教育后,在當事人的配合下,執(zhí)法人員和當事人一起拆除了違章建筑。
整治以來,該局協助當事人拆除違章建筑5281.6平方米,減少了強拆工作面,也為推進強拆工作減少了矛盾。
3、依法依規(guī)抓強拆。今年以來,該局對部分多次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后,仍然不拆的違法建設戶,在合法的程序下,依法組織強拆。
今年9月,位于城區(qū)金水路與新園二路交叉口的某工廠,堂而皇之地開辦酒店,周圍居民對此也是怨聲載道。在接到投訴后,縣城管局會同桃源街道辦事處、縣規(guī)劃局、縣科技園區(qū)管委會等部門,依法強制圍砌了該工廠的廠房圍墻。此次城管局的聯合行動,不但有效地阻止了該廠繼續(xù)實施違法行為,也對園區(qū)內其他有潛在違法心理的業(yè)主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在“十一”長假期間,該局對縣城規(guī)劃區(qū)內的“兩違”繼續(xù)保持高壓態(tài)勢,執(zhí)法人員放棄正常休假,巡查和處置力度不減,共查處“兩違”案件16件,其中規(guī)劃15件,國土資源1件;組織拆違12次,其中強制拆除10件,當事人自行拆除2件,責令停工4件,拆違面積達960余平方米,真正做到了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確!皟蛇`”現象“發(fā)現得早、控制得住、拆除得快”,把“兩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整治以來,該局會同規(guī)劃、國土資源、公安等相關單位實行聯合執(zhí)法,重拳出擊,實施強制拆除,共強制拆除違建24596.29平方米,占拆除違法建筑總面積的77%。
完善長效機制,在“管”字上想辦法
1、加大巡查力度。該局切實加強日常巡查,加強平時監(jiān)管力度,及時掌握“兩違”動向,尤其是防止復工、返工的行為發(fā)生。推行“5+2”工作法,做到每日巡查不少于兩次,一旦發(fā)現問題立即采取行動,依法拆除。對釘子戶、難纏戶,在積極說服教育的同時,配合相關部門集中整治,堅決把“兩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2、健全制度監(jiān)督。完善聯動機制,依托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與街道、部門之間的聯動,著力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發(fā)現機制、報告機制、處理機制,建立健全防治結合、部門協同、運作規(guī)范高效的長效機制。全體城管局干部不等不靠,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實行的“一線工作法”,要求“領導指揮在一線、情況掌握在一線、督導考核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成效體現在一線”。
3、落實民主監(jiān)督。該局專門設立“兩違”舉報投訴熱線。自開展“兩違”專項整治工作以來,縣城管局共受理各類違法用地、違法建設260件,辦結率達100%,為“兩違”查處提供了有力保證。全面推行“局長接待日”制度,每周由局4名班子成員輪流承擔信訪接待工作,及時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進一步改進工作效率。對來信來訪人員提出的問題當場給予解答,現場不能及時解答的問題在規(guī)定時限內通過電話、網絡等渠道進行反饋,符合政策的責成有關科室在規(guī)定工作日內辦結。自推行“局長接待日”活動以來,群眾反映的“兩違”、市容等問題,都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真正為群眾排憂解難。同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疏導和化解各類矛盾,及時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社會穩(wěn)定,進一步樹立了城管的良好形象。
宣傳得廣
發(fā)現得早
控制得住
控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