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鎮(zhèn)全鏈式服務助農拓銷路
本報訊(記者章莉通訊員呂玫瑤) “我手里拿的就是‘寧海白’枇杷,果型大、色澤好、口感棒,需要的朋友可以現在下單……”近段時間,一市鎮(zhèn)曹家村的曹巧云,每天都會在自己的抖音號上,向大家推薦“寧海白”枇杷。
作為一名“農二代”,曹巧云種植白枇杷已經將近20年了。2012年,她從父親手里接手了白枇杷果園。十年來,她主攻網絡銷售,成為了村里乃至鎮(zhèn)里有名的白枇杷“銷售紅人”。今年,依托在一市鎮(zhèn)首屆村民共富節(jié)上成立的助農共富驛站、“寧海珍鮮”共富直播站,她組建了一支新農人團隊,幫助鎮(zhèn)里其他農戶拓寬銷售渠道。
同為白枇杷種植大村,一市鎮(zhèn)前岙村則成立了一支由30多名婦女組成的“寧海白巧手”,她們每天到村文化禮堂集合,要做的就是一件事——鑒果!敖衲觇凌斯纹,賣出去的鮮果肯定要挑最大的。品質控制很重要,不能把我們的牌子做倒了,不然明年就沒人來買了。小的白枇杷我們也不浪費,可以熬成枇杷膏,賣上幾個月。”村民張巧珍說。
一市鎮(zhèn)因特產“寧海白”枇杷、南美白對蝦、一市青蟹等而聞名。今年,受疫情影響,白枇杷出現了價格賣不高、銷量上不去的情況。為助農暢渠道保銷量,一市鎮(zhèn)積極推動“互聯網+”實踐,牽頭打通多個線上平臺,建成鎮(zhèn)、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21個,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1個,實現農產品全國網銷;鎮(zhèn)紀委聯合鎮(zhèn)城建辦、武裝部等科室成立白枇杷保障運輸工作專班,重點開展白枇杷物流轉運工作,聯合順豐速遞大力推進“農產品進城”。與此同時,該鎮(zhèn)按產業(yè)、分片區(qū)組建的各類黨建聯盟也發(fā)揮自身所長,基層黨員奔波在田間地頭,共享供需信息,帶領農戶找到新市場、賣出好價格。據初步統(tǒng)計,全鎮(zhèn)白枇杷線上銷售已突破4200噸。
近年來,一市鎮(zhèn)產、供、銷全鏈式服務助農增產增收,讓各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加。2021年,該鎮(zhèn)18個行政村中,村集體經濟總收入超100萬元、50萬元的占比分別達到61%、89%!敖酉聛恚皇袑⒁越ㄔO共同富裕試驗區(qū)為契機,加快示范村建設,合力謀劃特色農文旅小鎮(zhèn)、共富示范帶、海洋經濟優(yōu)質項目投資庫等落地落實,建設村強民富的‘活力一市’,為助推現代化‘雙優(yōu)’新寧海建設貢獻一市力量!币皇墟(zhèn)黨委書記胡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