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迷糊的小世界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廿三,是農(nóng)歷的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序曲,F(xiàn)在的你,或許已加入春運大軍,正坐在還鄉(xiāng)的列車上,或者正開著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群人,選擇就地過年。
家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從我們出生開始,一家人便在同一屋檐下吃飯、睡覺、生活,平凡的日子里,柴米油鹽醬醋茶,過得有滋有味。可當孩子成長、學習、工作、相愛、別離,一家人就不再完整。于是中國人約定了一個時間,每逢過年,不論相距多遠,人生何種經(jīng)歷,一定得回家團聚,這一年的人生才算圓滿。
回家的路
兒時上學,回家的路是學校到家的距離。那時只要每逢傍晚便會饑腸轆轆,這時就會掐分掐秒地盯著學堂背后的鐘表,等到準點的放學鈴聲響起,便沖出學堂跨上那輛老舊的自行車。路途不遠,半小時,便足夠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飯桌前,吃上媽媽剛做好的飯菜;丶页燥垼恢睖仫栔覀兦啻旱奈。
當我們上了大學,離家的距離遠了,只能等到每一年的寒暑假。一群伙伴相約在火車站,擠過擁擠的人群,排著過夜的長隊,當凌晨七點在售票窗口買到那張帶溫度的學生票時,剩下的就是翻山越嶺的路程了。放假回家,是兩個城市的距離。大學四年,家是我們彼此的牽絆。
后來參加工作,一年365天,回家的日子只有七天。漂洋過海的人,守著機場的飛機,幾經(jīng)周轉,當雙腳踏著家鄉(xiāng)的土地,當那熟悉的空氣穿過鼻腔百轉千回流動在心里時,一聲呼喚是歸家人日夜的期盼;丶遥菍Ω改刚f:“我想死你們了!被丶,是聽父母說:“我孩子回來了,平安就好!
再后來,我們結婚生子,有了新的家,而回家的路是三個家庭之間三角的距離。丈夫帶著妻兒回家,從采購年貨,到準備行囊,一路上心里是忐忑的。家中父母從準備食材,到出門迎接,這段路上人的心里是期盼的。當家人見面時,彼此間眼神與笑容交匯,思念與心結會在彼此的噓寒問暖與擁抱中變成一家人彼此的關愛。
回家,是想你的365天
小年,北方的雪成片成片地落,南方的雨淅淅瀝瀝地下,可無論身處何處,何種情境,離家千萬里的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港口,人潮熙熙攘攘。多年未歸家的游子一臉焦灼關注飛機起飛的時間,年輕的小兩口相互依偎著等待歸家的輪船,一家老小有說有笑的享受著火車到站地甜蜜時光。長輩對小孩說,過年回家去歸根,丈夫打著電話告訴妻兒,回家,就是想你們的365天。
春節(jié),像是饋贈給所有人的一場儀式,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放松下來。原來生活可以“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或許是春節(jié)與其他日子最大的不同。
白居易在《種桃杏》中對家有這樣的描述:“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今年的你,也許選擇的是就地過年。但無論在哪過年,都一定要有儀式感。盼安好、盼幸福,年就是我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場親情的寄托,也是一場愛的奔赴。
不是不想念,不是不團圓,你我安好便是家人最大的心安。
等待花開疫散,我們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