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苗
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前,我們村前海邊只要海潮一退,露出的海涂上便到處都是彈涂魚、班螺、紅鉗蟹等小海鮮,在海涂上游動覓食,密密麻麻,數(shù)不勝數(shù),當(dāng)然,最多的還是要算紅鉗蟹。
蟹的種類繁多,有青蟹、白蟹、沙蟹、烏鉗蟹、紅鉗蟹、寄居蟹等等,但不管什么蟹,都有一個共同點,全身包裹甲殼,如同威風(fēng)凜凜的大將軍。蟹的習(xí)性各有不同。紅鉗蟹就有別于青蟹、白蟹等,它不喜歡在水里游動覓食,故無法使用常規(guī)網(wǎng)具去捕撈。它有點像跳跳魚,喜愛在落潮后爬出洞口,到灘涂上爬動覓食,極機靈,人或飛禽一接近,即刻逃回洞里,難以捕捉。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紅鉗蟹再機靈也比不過捉蟹人。捉紅鉗蟹常見的辦法,比如掏挖法,用鍬掀開海涂捕捉,比如鉤釣法,像釣魚一樣釣,都需要耐心和技術(shù)。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末,出現(xiàn)了一種比較粗暴的捉法,就是用藥。當(dāng)時,市場上有一種治理農(nóng)作物蟲害的農(nóng)藥,叫六六粉。將六六粉噴灑在紅鉗蟹常出沒的海涂,然后人返回岸上等待。蟹出洞后,碰到藥物,輕微中毒,便不會動彈,這時,捉蟹的人再殺個回馬槍,一定會收獲多多。
1961年,我被派往力洋區(qū)前橫公社工作駐隊,某日空閑,我就和幾個同事弄來六六粉,等到潮退,我們就去村西的海涂上捉紅鉗蟹,不到一個多點的時辰,我們竟捉了一大桶,差不多有六七斤。隨后,我們用漁民教給我們的辦法,將這些捉到的蟹用海水清養(yǎng)了大半天,這個辦法很有效,用不了太多時間,這些蟹便將藥物吐盡,又變得活龍活現(xiàn)。捉了那么多蟹,自然是要搞一頓紅鉗蟹宴了。我們將蟹紅燒,還從供銷社里打了點黃酒回來,大快朵頤了一頓。吃不完剩下的,就加工成咸蟹醬,送給城里的同事分享。當(dāng)然,這種用藥的方法雖然管用,但畢竟是農(nóng)藥,容易造成污染,也容易對紅鉗蟹造成很大的傷害,后來就慢慢地沒人用了。
在寧海人的餐桌上,紅鉗蟹一直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在我印象中,以前縣城的菜市場門口,總能見到越溪、一市、力洋、前橫等地過來的農(nóng)婦,她們卷著褲腿,褲腿上還有泥巴,站在市場門口叫賣。紅鉗蟹被裝在一個個竹篾制成的小簍里,用一把海草塞住籮口,紅鉗蟹便宜,掏個幾毛一塊的便能帶走幾簍。
和別的蟹不同,紅鉗蟹的兩只鉗子大小不一樣,一個特別大,一個特別小。小時候,我還聽過關(guān)于這蟹腳的趣事。說我們村里一個運輸船的船員,有一次船到上?坎,無事在上!按笫澜纭币唤强礋狒[。轉(zhuǎn)著轉(zhuǎn)著,看見前面聚集著一堆人,中間有人在喊,這只蟹奇怪,兩只鉗子一大一小,大鉗超過小鉗10幾掊,真是世上罕見。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趕緊來看。船員聽得好奇,心想什么東西這么稀奇,這下可以長見識回老家炫耀了。于是,他毫不猶豫地花了一角錢進去看,一看傻眼了,里頭竟是家鄉(xiāng)最常見的紅鉗蟹。
紅鉗蟹味美,可鮮食,也可制咸食。我兒提時,母親會清蒸,也會紅燒,清蒸是讓我當(dāng)閑食吃,紅燒則是讓我父親配老酒。制作咸食,也是兩種吃法。一是用釀老酒留下的酒糟糟,另外一種則是磨紅鉗蟹醬,制作上兩者大同小異,配料上也差不多,除了適量的食鹽,還要加入姜、蒜和少量辣椒,有時我見母親還倒些生菜油。制作完后,置入陶瓶,用毛筍殼包住瓶口,再用泥巴封住,待滿月后啟封。母親的經(jīng)驗是秋后啟封,她說這樣可以放得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