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wǎng) 2017年02月22日 09:44:05
-
篳路藍縷創(chuàng)業(yè)路
興寧路和中山中路交叉路口,終日車水馬龍,人聲喧囂,32年前卻是城關鎮(zhèn)縣圃村的一塊田野。1985年春節(jié)剛過,一塊“寧?h塑料九廠”的招牌,被掛在幾間工棚前。這里,就是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起步的原點。
儲吉旺,這個來自西林水庫旁小山村的農家子弟,求學時是個手不釋卷的文學少年,曾經身著軍裝做過班長,也曾經在清查運動中被關牛棚730天。在43歲那一年,他毅然扔掉鐵飯碗創(chuàng)辦企業(yè),開始創(chuàng)業(yè)之路。
沒有資金、沒有廠房、沒有設備,憑著人品口碑,工商局領導破格批給了他營業(yè)執(zhí)照,城關鎮(zhèn)和環(huán)衛(wèi)所借給他在當時不啻為天文數(shù)字的數(shù)萬元。
上世紀80年代的寧海,是全國著名的塑料配件加工基地,如果算上模具廠、五金廠,全縣有上百家塑料企業(yè),競爭異常慘烈。1985年全國興起的“塑料熱”,讓國內大批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從事塑料加工,出現(xiàn)了產品價格和原料價格倒掛的怪現(xiàn)狀。寧海塑料九廠生產的產品打不開市場,不到一年,便山窮水盡,職工紛紛自謀生路,還欠下10多萬元債務。
1986年的一天,儲吉旺在《浙江日報》上看到一段文字——“中國市場有限,全世界的外貿市場很廣闊”。他覺得靈光一現(xiàn),自己多年從事機械行業(yè),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管理經驗,那為何不揚長避短,轉行搞機械,開發(fā)外貿產品呢?
打定主意的儲吉旺踏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車,他要去浙江省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爭取外貿業(yè)務。杭州近湖旅社三樓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小閣樓就是儲吉旺的居處,每晚住宿費只要2.5元。為了拿到訂單,他開始了30多天的等待。
拉緊器是如意公司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款產品。儲吉旺從一個業(yè)務員那里得到消息,美國鋼鏈公司有一款新樣品需要招標,但是有5家企業(yè)參與競爭,其中不乏實力雄厚的大中型國營企業(yè)。
儲吉旺開始四處打聽拉緊器的性能、制作工藝和價格,做到心中有底。當最后的招標結果出來時,國營公司最高報到56元,而他的報價只有30元,拿下訂單。
幾個月后,一艘貨輪駛離了上海港,其中的兩個集裝箱里共裝著46000套價值15萬元人民幣的拉緊器,它的目的地是美國,這是公司第一批出口產品。
1987年11月,“寧海縣機械設備配件廠”成立,企業(yè)開始轉產機電產品;1988年3月,企業(yè)手動液壓車開發(fā)成功;1989年初投入批量生產,下半年就迎來了7個國家的14批客商。
1990年,實施擴大SYBC液壓搬運車生產項目;1992年,兼并寧海縣人民電器廠、寧?h汽車電器廠;1994年,購買倒閉的寧?h燃氣設備總廠,擴大搬運車生產線。2000年10月15日,占地137畝,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的新廠區(qū)建成,公司實行整體廠房搬遷。
“西林產品遍天下,天下各地有西林”,早在1991年儲吉旺就放出這樣的豪言。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豪言不到十年就實現(xiàn)了,2000年,“西林”商標獲準馬德里注冊,注冊國家51個。
2002年的10月,在日本舉辦的國際物流博覽會上,當國際同行了解到如意公司當年出口量突破15萬臺時,紛紛表示,這一銷量已經超過了日本和瑞典的兩家公司,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搬運車之王。
- 責任編輯: 袁慧敏 稿源: 寧海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