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跑者,讓普通人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
除了是一名資深的跑者,金恬還曾在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接受培訓,成為一名急救跑者。所謂急救跑者就是作為馬拉松賽道上處理突發(fā)意外狀況的第一梯隊,運用掌握的急救技能,為發(fā)生緊急情況的跑者搭建與職業(yè)醫(yī)護人員之間的生命通道,做出正確救治的第一反應。他曾在2015蘇州馬拉松擔任賽道急救保障副總指揮,和團隊成員一起圓滿完成賽道監(jiān)護保障任務。此外,還參與了多項賽事的賽道監(jiān)護和急救保障。
隨著馬拉松的熱度加劇,很多跑者都在向專業(yè)和半專業(yè)的方向進發(fā),這部分人可能對自身的跑步能力、身體都有了相對成熟的認知。但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有很多初級跑者剛剛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可能沒有做好準備,容易出現(xiàn)意外。
“我們研判過很多賽道猝死的資料,有些突發(fā)情況,如果能有及時有效的介入,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挽救的,但由于大多數(shù)人沒有受過急救訓練,往往束手無策,覺得很可惜。但現(xiàn)在通過學習技巧、掌握基礎急救知識,普通人的雙手也可能會創(chuàng)造挽救生命的奇跡。”金恬告訴記者。
他還表示,馬拉松賽事發(fā)生猝死現(xiàn)象是小概率事件,但我們仍然要對自己負責,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準確的評估。
在此,他建議新的參跑者量力而行,跑步前充分熱身,跑后要做拉伸,以使疲勞的肌肉迅速放松得以恢復。“很多人受傷是熱身未充分或者運動姿態(tài)不到位,初跑者跑步時不要強撐,而且訓練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很多跑友會熱衷于追求成績,在金恬看來,對于一項運動來說,追求成績是一種本能。但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跑步應當是一種生活方式,更多的時候,是和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話的過程。一味的追求成績,在自身條件不具備、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很容易給身體帶來傷害?傊苛Χ,畢竟跑步的初衷是為了健康。
跑馬圈的行話知多少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zhèn)河妖!”這大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shù)膬删?ldquo;行話”了,不過它專指土匪圈子里的專業(yè)術語。各行各業(yè)都有“行話”,金恬告訴記者,跑馬圈也不例外。
比如最常見的“關門”,意思就是時間到了。大部分的馬拉松會設關門時間,也就在預定時間內必須要跑完既定賽程,否則,將沒有完賽證書和獎牌。同時,所有的后勤保障也會在關門時間后撤離,封閉的道路也會在關門時間后開放。而“PB”指的是個人最好成績,“PW”表示個人最差成績。當要表示自己突破最好成績的時候,一定要說“我跑了個PB”,才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兔子”一般指領跑員。每逢賽事,總會有一些“志愿者”充當300、400、500等各個時段的“兔子”。比如“400兔子”,意思是說,在比賽中跟著他跑就能跑進4小時內的領跑員。奔跑中,“兔子”是賽事中的一大亮點,他們一般會用顯著的著裝來表明其身份,比如兔子裝或者懸掛氣球,還分官兔和私兔,私兔是指為一小部分特定人員領跑、不具有組委會官方身份的領跑員。很多跑友不知道的是,其實不只是一般的馬拉松比賽有“兔子”,就是世界田徑錦標賽這樣的賽事,也有“兔子”。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好玩的術語。“打卡”就是平常訓練中跑友們互相監(jiān)督的意思;“撞墻”,對于沒有跑過馬拉松的人來說,幾乎沒有體驗。但很多跑馬的朋友都有過撞墻的經(jīng)歷,撞墻是指在馬拉松比賽中后程(35公里—37公里左右),逐漸出現(xiàn)跑不動、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當那種深深的無力感降臨之時,甚至都會開始懷疑人生,進而放棄比賽,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六大”則指的是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紐約和東京馬拉松。其嚴格的報名門檻在全世界跑步愛好者中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