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峻秀美如黃山,群峰林立似張家界,幽深如天臺,奇崛似雁蕩……這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神仙居。它位于仙居縣白塔鎮(zhèn)南部,國家4A級景區(qū),申報5A級景區(qū)已通過初審。我們慕名來到那里,與神仙分享這絕美仙景。
億萬年前,此地火山噴發(fā),后經(jīng)流水侵蝕,留下這高峻的峭壁、秀美的山峰和幽深的峽谷,成為世界最大的流紋巖地貌景觀。
東漢時,在山下建了著名的西罨寺。1007年,宋真宗踏馬神游西罨寺后,說此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于是下令將臺州永安縣改名為仙居縣。后西罨寺被毀,明萬歷年間募捐重建,贏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的贊譽。2013年,投資1.5億元重新打造的神仙居景區(qū)建成。
神仙居景區(qū)由西罨寺、韋羌山、聚仙谷三大景觀群組成,也可分成峽谷探幽區(qū)、溯溪探險區(qū)、奇文探秘區(qū)和山頂風光區(qū)等四大景區(qū),北海南天兩索道把它們緊密相連。我們順聚仙谷入山,此谷極像張家界的金鞭溪,蜿蜒的步道,下面是清澈的溪流,上面是斷斷續(xù)續(xù)的陡山奇石,一步一景,步移景遷,山峰似在不斷變換姿態(tài),列隊歡迎八方賓朋。
我們跟著導游先到西罨寺景區(qū),寺不存,連遺跡都了無蹤影,只能叫它西罨寺原址,F(xiàn)籌建更為恢弘的西罨寺,使這個名寺不至于湮沒。往里走,看到雞冠巖,海拔703米,為神仙居景區(qū)最高峰,從各個不同角度看它,會顯出五種不同形態(tài):金雞報曉、一帆風順、神筆畫天、天馬行空、仙翁祈福。稍里的神筆峰,猶如馬良的神筆,神仙居的美景就是用這支筆畫就的,但不同的角度又會顯出不同的形態(tài),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再看這一邊,是將軍巖和睡美人巖,據(jù)說古時仙居有一位將軍名叫飛虎,為救鳳妹而死。后鳳妹化為睡美人石,她的額角、鼻子、嘴巴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見,惟妙惟肖。石虎將軍死后也變成將軍巖,日夜守護在睡美人旁,兩人情意綿綿,長廂廝守。還有一個叫羞女峰,當?shù)赜芯漤樋诹铮骸澳腥艘娏诵,女人見了羞答答,小孩見了問媽媽!?/p>
巖石奇特,樹也奇巧。有一片樹林,許多樹上部相連,叫它為情侶樹,這樹林就叫情侶林,夫妻一體嘛!還有一棵黑楠,長在高巖縫隙中,據(jù)說全國就它一棵。至于無名山花、仙草靈藥,那可是比比皆是,可是只能遠觀不能近采,因為你上不去呀!
在這懸崖峽谷中,瀑布隨處可見。有象鼻瀑,高30多米,山體像大象面部,水在象鼻處飛瀉而下。有飛天瀑,高102米,巖體上凸下凹,瀑水直沖而下,潭面水霧蒸騰,是神仙居最美瀑布。最高瀑布是天池飛瀑,高130米,從山頂下墜,夏為水花冬為冰掛。有三折瀑、十二泄瀑,這些瀑不在直立崖壁上,而在陡坡上,一瀑數(shù)折,幾沖才下。有簾瀑,遠看未動,實在流動。有回飛瀑,飛流直下后突然重回瀑口,幾次循環(huán)往復,令游客瞠目結舌。
谷底將盡,要上山,有體力者溯溪而上,約需一個半小時;無體力者坐索道纜車上去。這里纜車獨特,上下只有一個車廂,內(nèi)或坐或站20人,一上一下,共需10分鐘,但人多排隊費時卻很長。一到山頂,視野頓時開闊,沿懸崖棧道,繞山而行,又是一段一景。舉目遠望,前方群峰環(huán)列,名石繁多,有迎客山神、天柱插空,雙巒架日、仙人疊石、獅子峰、如來像、觀音巖等,還有巨巖聯(lián)成平頂山,如永康方巖被習近平稱作“天下糧倉”的。這些山峰有些相互粘連,有些如刀削斧劈般割裂開來,自成一格,絕無雷同。高崖巨屏奇巖怪石的排列組合,又不講章法,如頑童潑墨,妙趣橫生。依欄俯視,峽谷天坑深不見底,霧氣盤繞谷中,時隱時現(xiàn),我們這些在半空棧道上的人,飄飄欲仙。再向前,有高空索橋,盡管下望令人膽寒,但穩(wěn)當?shù)煤,只管前行。前面還有一處“蝌蚪文”巖壁,字形像蝌蚪,無人能識,寫在無人能攀的高崖上,不知是哪位神仙或高人所為,只能算作無解的“天書”了。在懸崖棧道上盤桓一個多小時后,我們順著南天步道下山了。
神仙居就是這樣一個集奇、險、清、幽于一地,匯峰、崖、瀑、林于一體的景區(qū),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地質(zhì)構造形成奇峰險崖、飛瀑清流、霧海云濤、叢林花海的奇特景觀,是一部地質(zhì)學的教科書,一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展覽館。宋代詩人陳襄贊曰:“去年曾覽韋羌園,云有仙人古篆書,盤盤映氣回迂余,定有神仙此地居!碑?shù)赜芯漤樋诹铮骸般y勺玉碗金元寶,除了仙居哪里找?”
有人說,這等美景,這等險要之地,只有神仙才夠格居住。但神仙普愛眾生,與萬民共享,這里已成為游客的樂園,成為作家創(chuàng)作基地,多部電影也在這里拍攝,如《神話》、《天龍八部》、《新笑傲江湖》等,著名影星李連杰、成龍、陳寶國等均是這里?。
神仙居,不再是神仙獨享之居所,也是凡人樂游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