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另類標簽的街舞達人
潘群群從大學的時候接觸到爵士,至今已有八年多了。對于她和她的團隊來說,街舞便是他們的緣分。“現(xiàn)在我們團隊的老師,都是來自四面八方,重慶,廣東,江西都有。大家純粹是出于對這種文化的熱愛,才匯聚在一起。”
爵士相對于街舞的其他類型,比較適合女孩子跳,也更能鍛煉身形。她最初被街舞吸引,也源于此。但是在廣東、北京等地多年拜師學藝中,她也深深感受到這種新鮮事物在社會中格格不入。怪異,嘩眾取寵……這個群體被貼了很多標簽。
“挑染的頭發(fā)、夸張的紋身、寬大的衣服,這些都會讓一些人覺得我們這群人特別怪異、另類。其實,我們只是欣賞了另外一種文化而已。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對于其他人對他們貼的標簽,潘群群如是說。她開設(shè)街舞工作室很大的一個目的,也就是傳遞街舞文化。
“初期有孩子自己想來學街舞的,可是家里覺得跟著我們會學壞,就堅決不同意!不少家長還是對我們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工作室開辦六年間,搬了三個地方。剛開始的收入都不夠房租的開銷。這也曾讓潘群群一度想過放棄。
在六年的街舞教學中,她也感受到很多人因為街舞而改變。“之前有個十五六歲的孩子要學跳舞,流里流氣的,身邊朋友也是社會上一些混混。但想不到他居然一直堅持跳了下來。后來男孩的性格也變得十分陽光健康,成熟懂事,主動遠離了不良影響。”潘群群說起這,仍然覺得驕傲,“因為有了自己專注的東西,有些小孩學了街舞之后,更加有耐心和毅力,也更樂于表現(xiàn)自己。”
近幾年,隨著家長的年輕化,使得街舞這種街頭文化也慢慢得到很多人的理解。“現(xiàn)在很多家長主動把孩子送來學街舞,還有很多三四十歲的媽媽,給自己和孩子報了親子班進行學習,很多小學主動要求我們?nèi)ソo孩子教街舞。”潘群群告訴記者,“感覺街舞的好時光來了。”
十歲小正太的街舞青春
俞景添(皮皮)一個高難度的“NIKE”倒立姿勢,讓周圍的人都驚呼起來。從之前躲在媽媽身后羞澀的小男生,到在眾人面前從容表演的街舞達人,皮皮的變化,讓潘群群尤其印象深刻。
皮皮今年十歲,但學習街舞已經(jīng)兩年,現(xiàn)在他可是同學中的“小明星”了。“我越來越喜歡跳街舞了,小伙伴們經(jīng)常會讓我表演一段!”皮皮說起來美滋滋的。在他的影響下,很多的同學也主動要求來學街舞。
今年皮皮組隊參加了寧海的《我要上春晚》,幾個小朋友,熱情洋溢的動感街舞,讓評委們耳目一新,經(jīng)過層層選拔,最終入選春晚表演名單。比賽前夕,才10歲的皮皮主動讓媽媽陪著來練習,經(jīng)常跳到晚上11點才肯回家。這份堅持與努力,讓培訓老師們都感動不已。
馬上要上三年級的皮皮,除了街舞還報了英語等幾個課外培訓,業(yè)余生活相當忙碌。練了兩年街舞的皮皮,卻有著比同齡孩子更能吃苦的毅力,對于這些壓力他顯得很淡定。“學習英語需要安靜坐著,坐累了我可以跳街舞放松下,一點都不矛盾。”因培訓占據(jù)了他大部分玩的時間,皮皮也沒有抱怨,“練街舞時,其實我就是在玩,和小伙伴玩和老師玩。”
“我們跳的不是街舞,跳的是青春,跳的是街頭的文化。”樂丁表示,舞蹈已融入自己的生命,因為喜歡,所以執(zhí)著。街舞愛好者以街舞來張揚自我個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表達勇于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強調(diào)的是“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戰(zhàn)”的生活理念。
(見習記者曹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