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吳愛卿住在躍龍山烈士園東側(cè)。這位77歲的老人,思維敏捷,談吐不俗,舉手投足知性優(yōu)雅。雖然77歲了,但吳愛卿卻有一顆年輕的心,更有著年輕人所不及的激情。她可以穿著自己設(shè)計的服裝,在躍龍山的舞池里翩然起舞,在那一大片花白頭發(fā)中,顯得那樣自信優(yōu)雅。她還可以騎著一輛自行車,長長的裙擺迎風(fēng)舞動,身子隨著雙腳的蹬踏、起落而輕輕地舞蹈、律動,像一朵云彩一般。
吳愛卿最早是位教師,后來又半路出家成為服裝設(shè)計師。吳愛卿說,她自小就喜歡色彩、造型藝術(shù)、舞蹈,可是命運卻陰差陽錯地讓她當了個化學(xué)老師,但是,對設(shè)計的敏感和喜愛卻一直未曾消減。工作之余,她就自己設(shè)計服裝玩,這一玩就玩出了大名堂,一個偶然的日子,她被當時的一休童裝廠發(fā)現(xiàn),工廠的領(lǐng)導(dǎo)三顧茅廬,聘請吳愛卿為設(shè)計師。就這樣,吳愛卿如魚得水,將自己的才華得以盡情展示,一休也因此一度走向輝煌。
二十年的教書匠,二十年的設(shè)計師,一晃到了退休歲月。吳愛卿又玩起了刺繡,當起了老年大學(xué)的老師。無論是縫紉、設(shè)計,還是刺繡,吳姐都沒有教科書,她就是憑著自己對手工的喜愛,一路摸索,自制教材。又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油畫家雪曉紅老師,于是,年過7旬的她欣然拿起了畫筆,成為雪老師的學(xué)生。她的第一張畫,臨的是名家的風(fēng)景色彩,一番手忙腳亂后,她竟然畫出了和原畫幾可亂真的第一張色彩畫。當看到吳愛卿的處女作時,那細膩的筆觸和精準的造型,讓人驚訝和感動得無以言表。
是什么促使吳愛卿在古稀之年拿起陌生的畫筆呢?她微笑著說,無他,只是喜歡。喜歡到什么程度?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吳愛卿說,有時畫一幅畫,中途要停歇好幾次,因為心里有困惑。她要到老師那里問,陰影怎么表現(xiàn),密集的葉子怎么表現(xiàn),問明白了,再回來畫。有時為畫一棵樹,要跑出去好幾次,看看陽光下的樹干的紋理,葉片的光澤,色彩的整體效果,細細記住了,回來再畫。更讓人感動的是,為了不耽誤做飯,她早早就把要燒的菜準備好,調(diào)好鬧鐘,然后開始作畫,十點半鬧鐘響,插電飯煲電源,十一點鬧鐘響,準時燒菜,把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內(nèi),準時開飯。然后再開始畫畫。吳愛卿說,因為年紀大了思維趕不上年輕人,就得多問多練。因為時間不夠用,就放棄了午休,為的是可以多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雪曉紅老師也感嘆,從來沒見到過這樣認真耐心的學(xué)生。唯有真心喜歡,才有如此忘情,癡情!
同為教師的謝海云跟著胡云泉老師學(xué)國畫已有兩年光景了,在胡云泉的畫室里,掛滿了她近期的畫作,她的山水、花草寫意,墨色分明,酣暢淋漓,用筆大膽,用色老練,頗有功底。謝海云說自己其實有很多愛好,文學(xué),書法,繪畫,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書畫,她說書畫間的融匯貫通,可以讓人走進更深遠的藝術(shù)空間。謝海云喜歡把繪畫當做談戀愛,把選帖選畫種比作找對象,她說,要自己喜歡的才能真正走進去。當初學(xué)書法,老師為她指定了褚遂良,盡管后來也學(xué)得像模像樣了,但終究不是自己喜歡,感覺精氣神出不來,于是改弦易轍,重新選了字帖,學(xué)唐寅的行書,因為稱心如意,所以學(xué)起來得心應(yīng)手,快樂也就自不必說了。
三
戴汝忠、戴爾歡、戴安定是西店團堧人,都是企業(yè)家。同村,仿佛年齡,相同的愛好,他們就成了同窗,一起在胡云泉的留耕堂里當起了學(xué)生。
他們的出現(xiàn),使小小的留耕堂更有生氣。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其實,三個男人也可以出一臺戲。三個人因為都愛好書畫,在而立之年后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友。拿他們的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家志趣相投,便走得近了。
每個周六下午,他們?nèi)齻便會早早來到留耕堂畫室,開始鋪紙研磨,揮毫作畫了。說好12點到5點的課,他們總是遲走早到。胡云泉說,說是學(xué)生,其實比我這位老師還要上緊。
三位同窗因為年長、好學(xué)、幽默健談,被師妹謝海云稱為“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談起為何學(xué)畫,大師兄戴爾歡調(diào)侃自己是無事可做。當然,這是玩笑。畫畫,本就是他年少時的理想,因為生活所需,多年來一直沒有投身其中。直到現(xiàn)在衣食無虞了,才又拿起畫筆。和大師兄一樣,二師兄戴汝忠,三師兄戴安定都是因為心里早年就有一顆繪畫的種子,現(xiàn)在,因為合適的陽光土壤,這顆種子終于生根發(fā)芽。
說起三位學(xué)畫的西店人,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名字,王利華。除了戴汝忠、戴爾歡、戴安定,在西店團堧村,還有一群愛好書畫的人,王利華就是其中的發(fā)起者。這位無師自通,熱愛書法藝術(shù)的人用自己的熱愛帶動了周邊一大群書畫愛好者,慢慢地,當?shù)亓?xí)書作畫蔚然成風(fēng)。幾年前,浙江省首批書畫村落戶團堧。這個寧海唯一一個書畫村的成立,無疑成為了這個村的精神航標。而王利華也無疑成了團堧村的文化靈魂。
戴安定說,自從成立了書畫村,村子里學(xué)習(xí)的氛圍更濃了,書畫室有五十多個成員,其中十五六個是一直堅持書畫的。每月的15、30日,定時集中學(xué)習(xí)交流,逢年過節(jié)會搞些外出活動、書畫活動,也偶爾參加縣市各級比賽,在這樣的氛圍中,心中的夢想自然就開花了。作為他自己,是以游戲的心態(tài)學(xué)習(xí),在玩中學(xué),學(xué)中玩。有時節(jié)假日,家庭成員會全部參與進來,每人都寫,然后一起品評,蠻有意思的。有時,他故意寫一行留一行,第二天起來,空行已被填滿,那是他老婆所為,可是,外人看了卻分不出彼此,這是他們最得意也最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