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水玲玲胡琦) 3月27日上午,由德國ZKM、浙江友協(xié)、縣文聯共同主辦的《現代性的傳遞與變異:三個亞洲案例》文獻展在寧海拉開帷幕?h領導褚銀良、林堅、王建云、趙秀萍、婁黛敏、楊象輪,中央美院原院長、國際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聯盟主席潘公凱出席展覽。
據悉,本次文獻展是德國ZKM研究項目暨展覽項目《從現代化到全球化》自北京今日美術館之后在亞洲巡展的第二站。德國ZKM全稱為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是全球化下藝術多元性研究的權威機構。此次展覽主題著眼于三位在亞洲藝術現代性進程中標桿性文化人物——印度的泰戈爾、中國的潘天壽、日本的東山魁夷,著重考察其最初的民族文化啟蒙、對西方現代文化的思考以及對民族傳統(tǒng)現代化之路的不同判斷。此次展覽中展出6件潘天壽代表作原作,展期至4月22日結束,為寧海觀眾呈現國際視野下的潘天壽。展覽期間還將播放中、日、印三國的最權威藝術史、思想史研究專家的訪談視頻。此后將陸續(xù)在寧波美術館、杭州浙江省美術館、德國藝術與媒體中心、韓國《世界日報》藝術中心巡展。
在潘公凱的導覽講解下,褚銀良一行參觀了展覽。作為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家鄉(xiāng),寧海舉辦《現代性的傳遞與變異:三個亞洲案例》文獻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家鄉(xiāng)人民熟知的潘天壽先生,除了在中國畫、美術教育方面造詣深厚外,還是美術理論家、書法家、篆刻家、詩人,更是偉大的民族藝術家。他致力于中國畫教學40余年,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之下,始終以宣揚和革新民族繪畫為己任,堅持中國畫系的獨立教學,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書法專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藝術人才,從而推動中國式藝術之路的前進!●毅y良仔細觀看了參展作品,并與潘公凱交流了賞析意見。褚銀良指出,潘天壽先生是從寧海走出去的畫壇巨匠,在中國繪畫史乃至世界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長期受大師及其藝術的影響和熏陶,書畫藝術在寧海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從業(yè)人員和愛好者也有相當規(guī)模。寧海要以此次展覽為契機,繼續(xù)深化打造書畫品牌,更好地傳承大師遺風,并以潘天壽先生為代表,合理開發(fā)我縣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促進寧海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