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海中學召開高一新生及家長大會。校長符洪銘老師跟家長、學生分享了新高考的有關(guān)政策知識,并向廣大學生家長提出了建議,希望對廣大學生備戰(zhàn)高考帶去一些幫助。
高考選課很關(guān)鍵 學生心態(tài)更重要
高考招生改革減輕考生負擔,主要是通過增加考生對考試和招生的選擇性和增加機會來實現(xiàn)的。按照試點方案,在統(tǒng)一考試招生模式中,考生可自主確定考試科目、時間、次數(shù)并選擇其中1次成績記入總成績。在單獨考試招生模式中,考生可自主選擇職業(yè)技能考試類別。在高職提前招生中,考生選報多所高校,最終確認選擇1所錄取高校。
“自由選擇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學生會突出自己的個性特長,用不好,學生會迷失在選擇中,進而影響高考成績。”符老師說,這種行為表現(xiàn)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就是選課舉棋不定、左右搖擺,一下子覺得這門課不好學,不容易出成績,選擇了另外一門,一下子又覺得另外一門課更容易,挑來揀去,最終造成心志不定,人心惶惶,從而影響學習,影響高考發(fā)揮。符老師特別指出,對于學科的選擇,學生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習特長、高校對應(yīng)專業(yè)(人生規(guī)劃)以及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做出取舍。一旦作出決定,就要全力以赴攻克難關(guān),絕不能瞻前顧后,影響學習狀態(tài),最終影響自己的高考成績。
考試機會多了 學習策略要科學
統(tǒng)一高考招生中,外語和選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試,每個考生都有2次考試機會。高中選考一年安排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與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同期進行。各科考試時間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同科目基礎(chǔ)上各加長30分鐘,各為90分鐘。
“有兩次考試機會并不意味著學生就可以產(chǎn)生懈怠心理,老是把希望寄托在第二次考試上,認為第一次沒考好,接下來可以用功點,爭取第二次考得好一點。這樣的心態(tài)千萬要不得。”符老師說,應(yīng)對新高考,學生必須要有策略性的學習安排,一方面要根據(jù)學校的教學安排,認真學好課程,把語、數(shù)、英三門學科作為首要任務(wù),并較早確定選考學科(學習中有所側(cè)重),為高考打好基礎(chǔ),其它學科盡力學好,優(yōu)秀生爭取在學考中考A。另一方面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際,科學安排考試時間。舉例說,一些學生英語基礎(chǔ)特別好,就可以爭取在第一次的英語考試中考出好成績,畢其功于一役。接下來,可以把學習英語的時間騰出來,攻克相對較難的學習科目,從而提高高考總分。
要想取得好成績 勤奮刻苦是唯一途徑
最后,符老師用了“一分耕耘,零分收獲;五分耕耘,零分收獲;十分耕耘,百倍回報”作為總結(jié),激勵廣大學生樹立勤奮刻苦的學習理念,以自己的辛勤耕耘獲得高考的好收獲。
符老師說,不管高考如何變化,對于學生來說,要想取得好成績,沒有捷徑,只有勤奮刻苦,這既是磨練個人心志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重要一課。高中三年,我們要在科學安排學習策略的基礎(chǔ)上,持之以恒、靜心靜氣地專注于學習,最終迎接屬于我們的勝利。
(記者王銀寧通訊員葛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