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前的垃圾河
整治后的河道(記者李江林攝)
4月中旬,本報記者曾暗訪一市鎮(zhèn)部分垃圾河污水河。一個多月過去,該鎮(zhèn)河道治理工作進展如何?日前,記者來到一市鎮(zhèn)進行了回訪。
再次來到西劉村村口的池塘,看到“金山池”已是一片綠色的水面。走近看,水不再烏黑渾濁不見底,池塘內壁淤泥也被清除,而原先糾纏不清的大面積水葫蘆已被“連根拔起”,往日臟亂的池塘逐漸展露出清新的模樣。“以前水葫蘆清理完又長,只要殘留一點,不久就會長出一大片,現(xiàn)在全部拔除干凈,就不擔心了。”在村口和老朋友坐著聊天的村民王后法對池塘環(huán)境的改善感到滿意。
“水葫蘆這東西不僅長得快,而且根系深,拔起來還是需要花點力氣的。”西劉村的聯(lián)村干部陳模省告訴記者,清理池塘,一開始用的是消防的抽水泵,但水葫蘆夾雜著淤泥,吸上來沒有那么容易,為了徹底清除,池塘內的打撈作業(yè)只能通過人力完成。“組織村干部和群眾一起,大概30人左右,用了3天時間給池塘‘洗臉’。”陳模省說,因為水葫蘆是生命力極強的水草,所以打撈上來曬干后再將其清運銷毀,以免產生二次污染。
隨后,記者來到一市鎮(zhèn)里岙村的沙浪坑,原先河面上黑色黃色的不明漂浮物已不見蹤影,河道角落堆積的生活垃圾也被清除,只是在村口道路旁堆積著不少套白枇杷的袋子,“這段時間是白枇杷銷售旺季,平常我的大車只需要拉兩三車,現(xiàn)在工作量加大了至少兩倍,袋子還是沒來得及清理干凈,現(xiàn)在是加班加點爭取每天多拉幾車。”一市鎮(zhèn)運送垃圾承包人葉建國告訴記者。住在沙浪坑邊上的大姐也說現(xiàn)在上游養(yǎng)殖場內的污染物已不往河里排,但是河底的淤泥還需要再沖刷。目前的沙浪坑,日漸清澈的河水也與河道旁優(yōu)美的風景協(xié)調起來。
“曹家村發(fā)動黨員干部村民齊上陣,同時雇了2輛挖機,經(jīng)過連續(xù)3天的工作,村貌煥然一新。”村主任周國達倍感驕傲。“目前,曹家、外岙、新跳頭等村,困擾村民多年的‘頑疾’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該鎮(zhèn)五水辦工作人員介紹,自“五水共治”工作開展以來,一市集中對全鎮(zhèn)21個行政村內的河道、池塘、溪流開展整治專項行動,堅持落實“每日曝光”工作機制。“接下來,我們要更細致地查找問題,并將已取得的成果保持下去。”(記者胡盼攀通訊員周如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