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是給予孩子磨難中的快樂
陳懿游泳游到了寧波,全家人高興,越溪鄉(xiāng)領導還到陳家來看望,并送上慰問金。親朋好友也羨慕得不得了,說:“全靠陳令平當初主意老,要是生出來時把她扔掉,七市就缺了一個冠軍了!”
羨慕歸羨慕,夸獎歸夸獎,只有家里人知道:為了孩子的“出息”,他們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陳懿到寧波深造,有關部門也很照顧,能免的費用都免了,但吃飯、租房子總得自己掏錢吧?他們和別人合租一個套間,每月租金是600元,水、電、煤氣另算。其時吳亞云已經(jīng)生下了兒子,為了照顧女兒,她抱著陳懿的弟弟趕到了寧波,三個人擠一間屋。雖說省吃儉用,但在大城市,生活費用高,娘兒三個,一個月總得花去3000多元。幸虧這時漆匠的工鈿漲了,陳令平收入提高了,他又是個零花錢可以“歸零”的人(不吸煙、不喝酒,米和蔬菜也是自家地里種的),才勉強對付過去。
陳懿體諒父母的難處,總是叫媽媽回去:“我自己能照顧自己!”但吳亞云還是不放心。直到一年半以后,陳懿上初中了,有一次,竟不打招呼,自己坐公交車到車站,再買票到寧海,再七轉八轉到七市,突然出現(xiàn)在父母眼前,又驚又喜的父母才終于覺得:“女兒長大了!”其實她還是個13歲的孩子。
除了游泳,陳懿在其他方面也很“出息”:她在校運動會上賽跑得了第二名,還在數(shù)學比賽中得了二等獎……
陳令平曾對記者坦言:真正的愛,是給予孩子磨難中的快樂。為了陳懿的成長,他自嘲說已成了“半個教練”。
雖然有天賦,但畢竟是孩子,怕吃苦、愛玩是天性。剛到縣游泳館訓練時,陳懿不止一次哭鼻子。當時,她雖然在殘運會上遙遙領先,但和健全人同游400米,總是落后于他們50米光景。她哭了:“我可能永遠也趕不上他們啦!”陳令平安慰她:“你一定能趕上他們的,但前提是你要比他們多吃苦。”這樣,當別人休息時,陳懿還在加練,“多吃苦”實際上就是“沒休息”呵。
陳令平如果有機會到城市做生活,總忘不了逛書店,為陳懿準備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的碟片。但碟片介紹的動作,都是健全運動員的,陳令平又結合陳懿的特點,專門為她設計動作。針對陳懿身材較好,而力量較弱的現(xiàn)狀,他除了督促她做仰臥起坐300下,俯臥撐300下外,還特地在房間里裝了吊環(huán),一遍遍讓她加練引體向上。練得多了,手掌起了血泡,也不能歇著,得繼續(xù)練。血泡又磨破了,滲出了鮮血……記者特意看過陳懿的手,哎喲!那是新皮老肉,老繭累累,著實讓人看了心疼!
在教育、引導孩子方面,吳亞云顯然不如陳令平。不過她也有殺手锏:陳懿打退堂鼓的時候,她就從寧波打電話搬救兵,讓陳令平過來!
有一次,陳懿累了、乏了,不想練了,哭著跑回了家。陳令平?jīng)]有罵她,而是和顏悅色地問:“不想練游泳,你想干什么?”陳懿賭氣說:“寧可撿破爛!”“好!我現(xiàn)在就成全你!”陳令平說完拿過一把火鉗、一只蛇皮袋,讓陳懿在村里撿垃圾。半天過去了,陳懿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家了。陳令平抖開蛇皮袋,數(shù)了數(shù),只有20多只礦泉水瓶……然后問她:“累不累?”陳懿有氣無力地應了一聲:“累!”“這點礦泉水瓶夠不夠買一碗飯?”陳懿回答不上來了。
“做人就是先累,再有快樂。你訓練累,爸爸做漆匠也累,但當你有了成績,就像爸爸有了收入,快樂就來了!你不想訓練,不但對不起爸爸媽媽,也對不起一直為你奔忙的各級領導和教練們!”陳令平話雖土,卻入理,陳懿被說服了。
除了“累”,得體的方法也是出成績的關鍵。寧波的湯能能教練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陳懿在他手下提高很快,2013年參加浙江省青少年游泳比賽,即使和健全人同臺競技,也拿了個第四名。
陳懿像一顆新星,冉冉上升。去年暑假,市殘聯(lián)組宣部的林軍副主任,又幫她聯(lián)系了杭州市西湖區(qū)的省殘疾人體訓中心,師從省殘疾人運動隊游泳教練馮杰,期望著名師出高徒。
4月9日,陳懿這個從七市走出的殘疾女孩,代表浙江省隊出征在江蘇常州舉行的全國錦標賽。昨日,陳懿打電話告訴記者:她此番斬獲一塊金牌、四塊銀牌、兩塊銅牌!今年9月,陳懿將入選國家殘疾人運動隊,在韓國亞運會的泳池上劈波斬浪。讓我們祝愿她為國爭光,再創(chuàng)輝煌!
文/王方圖/惠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