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所獲的部分金牌和銀牌
陳懿與弟弟合影
七市其實并沒有像樣的“市”。
春天,這個位于越溪鄉(xiāng)的山村,卻是一片遠避塵市的寧靜。公路旁,油菜花黃燦燦綻放;田野里,勤勞的農(nóng)人靜悄悄勞作。這是一首寧和幽靜的田園詩啊!
“師傅,你知道不知道這里有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得了全國的游泳冠軍?”記者是第一次來七市,“初來晚到,不曉得水缸鍋灶”,只好向路人打聽。
“哦,知道的,是不是叫陳懿的,就在七市的東坑村,順著這條路一直向前,還要走一陣。”路人熱情地指著一條水泥路說?礃幼,陳懿在當?shù)?ldquo;知名度”蠻高。
13歲的陳懿在“2013年全國殘疾人(22歲以下)游泳錦標賽”中,勇奪女子組S10級50米自由泳冠軍,成績是29秒72,打破全國紀錄!同時,她還是4×100米混合泳接力賽的金牌得主;在SB9級100米蛙泳中,又斬獲銀牌;另獲S10級100米自由泳、仰泳、蝶泳3塊銅牌。
難得的是,在本屆賽事中,陳懿還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陳懿的家背靠青山,布谷鳥在聲聲歡叫,門前的溪坑清澈地流淌……爸爸陳令平和媽媽吳亞云早等在門口——
若你無法改變命運,那就改變態(tài)度
陳令平是當?shù)囟嗄甑钠峤常晃鼰、不喝酒,待人和氣、干活舍力,人緣極佳。不過當年,他的經(jīng)濟狀況很糟糕——父親患心臟病16年,欠下了7萬多元的債務。陳令平做做漆匠,一年也就1萬多元收入,還不夠父親的吃藥錢。因此,他和吳亞云結婚時,連“湯水”都沒辦,是陳懿5歲時,經(jīng)濟條件好轉(zhuǎn)了,才補辦的——吳亞云跟記者說起往事時,愛說愛笑的她顯得沉重起來。
由于職業(yè)關系,記者采訪過不少五行八作的人物,發(fā)現(xiàn)一條不是規(guī)律的規(guī)律:逆境出英雄!凡有一番作為的人,都需先“餓其體膚,苦其心志”。
2001年2月,陳令平清楚地記得是正月十八,吳亞云在縣婦保院生下了一名女嬰,但本該喜慶的陳家,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名女嬰,左手掌只有拇指和小指,且拇指只有一節(jié),小指只有兩節(jié)。“我們又不是近親結婚,懷孕的時候也沒吃過什么藥,且每月到醫(yī)院檢查都說沒問題,怎么會生出一個殘疾兒?”吳亞云哭了。
一些親戚朋友來探望時,紛紛勸他們把孩子扔掉,另外生一個。
吳亞云告訴記者:“我那時難過死了,但老公的心態(tài)比我好,他說生出來總要把她帶大,這是做父母的責任!”
除了手的殘疾,夫妻倆還發(fā)現(xiàn)陳懿的一只腳老是勾著。會不會腳也有問題?夫妻倆急急趕到寧波,一查,幸虧沒有什么事。唉!可憐天下父母心。
陳懿降臨人世,陳家的負擔更重了,吃奶粉要28元一袋,那時爺爺還在治病,打蛋白針180元一支,且隔四五天就要打一支,還有造屋欠下的12萬元債務……陳令平除了苦做和節(jié)儉,心里還在勾畫另一件更重要的大事——他要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培養(yǎng)陳懿的自強自立精神,并教會她安身立命的本事——不過他根本沒想過:陳懿日后會在游泳上大放異彩。
開始時,陳令平帶著陳懿在自家門前的溪坑里學游泳,陳懿悟性很高,一學就會。吳亞云說:“當時也沒想過要去比賽,就想著一旦落水了,至少能自救——殘疾人嘛,多學一門求生本領總是好的!”
陳懿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2歲時,媽媽送她上幼兒園,可她上了一天學就不想去了。原來她不是鬧著要去上學嗎?這又是為什么呢?媽媽左問右問,她才流著眼淚說出了原因:“小朋友笑我的手像叉子!”媽媽一邊安慰她,一邊向老師反映。老師后來在全班要求同學們:“不能取笑陳懿,要多多關心她!”陳懿這才高高興興地又上學了。
陳令平知道了這件事,就把陳懿抱過來,語重心長地說:“不要怕別人歧視,逃避不是辦法,只要有志氣,做出了成績,沒有人會看不起你!”
陳懿把爸爸的話記在心里,在七市小學上學時,讀書非?炭,成績總是前三名,且年年被評為三好生。
畢竟是孩子,她對自己的殘疾還是很在乎。一般情況下,總是把殘疾手掌藏著掖著,從不輕易示人。記者見過她的不少照片,發(fā)現(xiàn)她總是或把手放在背后,或是用好手把殘手按捺住。
她還是個潑辣、倔強的女孩。有一次,老師告訴家長:“陳懿在學校把同學的三角尺拗斷了!”這是怎么回事呢?陳懿可從來不會欺侮人吶!吳亞云把陳懿叫過來,仔細詢問。“媽媽,他們歧視我!”陳懿含著眼淚說。為這,吳亞云狠批了她一頓。陳令平知道了這件事,嘆了一口氣,拿出手機,出示一條短信讓陳懿看:若你無法改變命運,那就改變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