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鶯飛草長,有著“江南第一筍”之稱的雷筍都是迎著雷聲,一夜之間破土而出,嶄露尖尖角,為我們的餐桌帶來了春天特有的美味。那怎樣的雷筍算好筍,怎么燒才好吃?咋天,記者特意跟隨“辣椒紅成媽”逛起了菜市場。
靚媽簡介:“辣椒紅成媽”,有名的微博美食愛好者,著有《辣椒紅成媽的慢生活》。為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她每天都會到菜市場買一次菜,保證菜肴的新鮮。
今日推薦:油燜雷筍
25日上午7點,成媽帶著記者來到躍龍菜市場,選購油燜雷筍的原材料。
來到市場,只見每個蔬菜攤位上,或多或少排放著細細長長的筍。一位賣筍的老板胡國錢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賣的主要是雷筍和春筍,雷筍7~8元/斤、春筍3~4元/斤,現(xiàn)在他的雷筍銷量每天在300斤左右。據(jù)市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最近幾天,整個躍龍菜市場,每天雷筍的銷量超過了1000斤,周末多時能達到1500斤左右。“這周清明將至,筍的銷量肯定要翻3倍!焙鷩X表示,毛筍的銷售旺季一到,屆時整個市場每天能賣上萬斤。
“為什么這種筍叫雷筍?”
“因為每到打雷的時候就出筍,故名雷筍。”胡國錢告訴記者,雷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從驚蟄到清明前,這段時間的雷筍最為美味,又白又嫩,又鮮又香。不過目前市場所銷售的雷筍大都是從奉化過來的,本地的雷筍雖然零星上市,但量實在有點少。
采訪間,成媽已經(jīng)挑選了3根雷筍,一稱8元。
“這么快就挑好了,有啥竅門?”記者不禁有點好奇。
“當然。”成媽順手拿起一根雷筍解釋道,購買雷筍首先要分清產(chǎn)地,一般本地雷筍只有一個手掌的長度,外地雷筍比之更細長,而本地雷筍更嫩些。其次,同樣的雷筍,要選那種長得均勻,根比較白胖,筍芽不能出綠,筍殼要帶有泥的,這樣比較新鮮。“其實,還有一種更直接有效的辦法!背蓩屚低蹈嬖V記者,鑒別雷筍嫩不嫩,可以在筍露出的筍根部用指甲掐一下,如果雷筍鮮嫩,則很容易掐進去;反之,則不易掐進。
買好菜,接下去,就是大廚登場的時刻了。
成媽介紹,雷筍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類、纖維素及無機鹽等,最重要的是它低脂肪、低糖,還可減肥呢。同時,雷筍的吃法也很多,炒、燜、燉、煮皆可。還可加工成筍干及其他筍制品,便于長期保存,供常年食用,比如手剝筍、雪菜汁烤筍、油燜筍、羊尾筍等。
“今天,我給大家做個比較家常的油燜雷筍!痹捯魟偮,成媽就快速地把筍剝殼,并將筍洗凈,放案板上拍碎切段備用。
之后,鍋燒熱倒入色拉油,油量可多一點,倒入筍段翻炒片刻。并噴少許料酒,加入生抽、糖繼續(xù)翻炒。
等到翻炒均勻,加入清水,以沒過筍段為準,然后蓋上鍋蓋大火燒,等燒開后,轉中小火燜煮入味,水分收至九成,撒上蔥花后出鍋裝盤。
記者看到,成媽版的油燜雷筍,色澤金紅。嘗一口,爽脆咸鮮之外,還微帶甜,配上一碗白米飯,那滋味甭提有多美了。 (記者黃濃珍通訊員蔡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