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偉超(左)正在和農(nóng)戶一起探討香榧種植技術。
跳出“農(nóng)門”變身“城里人”,是好幾代農(nóng)村人的夢想。有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從繁華大都市而來,換下西裝,脫下皮鞋,扎根在農(nóng)村山區(qū)里默默工作。在黃壇鎮(zhèn)榧坑村,就有這樣一名來自城里的“農(nóng)村人”楊偉超。在村里采訪時,無論是黨員、村干部還是普通村民,一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說,“楊指導員真是個好人!”
窮山村來了“富親戚”
榧坑村是黃壇鎮(zhèn)西部一個偏遠山村。楊偉超是浙江紡織服裝學院機電與軌道交通學院辦公室主任。來的第一天,楊偉超拿著地圖,眼睛找花還是沒尋到榧坑村的影子,最后在別人的提醒下,他才找到——原來這個村子在山上。
看到穿著一身西裝的楊偉超來報到,村干部就開始搖頭了。“一看他的裝束就知道,這個城里人頂多來走走過場。”村民們對此議論紛紛。果然,上任一個月,楊偉超也沒講什么工作思路,只會拉著村干部挨家挨戶串門嘮家常。迎風冒雪,他愣是徒步走遍了雙峰片所轄的14個自然村。榧坑村有些農(nóng)戶的窮困,讓楊偉超暗暗吃驚。他立馬籌資給7戶困難家庭送去6000元慰問金,幫助這些困難戶過上一個溫馨的春節(jié)。
這些窮得叮當響的農(nóng)戶,成了楊偉超的一樁心事。在他的努力牽線下,為村里4戶貧困戶找到了企業(yè)家結對幫扶。“我女兒讀大學的費用全靠楊指導員幫忙,真是我家的恩人啊……”村民丁回娟一說到這事,激動萬分。丁回娟的雙眼因白內障幾近失明,基本不具勞動能力,家庭負擔卻不輕,三個孩子中大女兒已出嫁,一個上大學,一個上初中。楊偉超對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光是輸血式結對只能解一時之急。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他最終選擇了寧波意時光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陳意作為丁家的特殊結對人,并對資助方案做了周密的計劃,除了為丁家不定期提供資助,還得在公司為丁家上大學的女兒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吹接媱澋靡詧A滿落實,楊偉超一直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