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市區(qū)的采血車,還是在寧海采供血點的采血大廳,都會經?吹絿篮偏I血的身影。樸實無華的操作工人嚴浩,總是把無償獻血當成自己的責任,通過獻血來奉獻著自己的愛心,表達著對社會的關愛,至今嚴浩已參加無償獻血74次,累計獻血量達5萬多毫升。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成為了“獻血英雄”。
當記者見到這位“獻血英雄”時,嚴浩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樸實,很難把他同獻血15年、獻血重量達上百斤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嚴浩告訴記者,早前在山東做油漆工時,因為經常閱讀《知音》、《深圳青年》等,雜志上經常會刊登一些有關于無償獻血的文章,這讓年輕的他對獻血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回到寧海后便開始尋找獻血地。“我在寧海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可以獻血的地方。”嚴浩手里拿著一疊的無償獻血證,對記者說道。終于在1999年11月,嚴浩在寧海獻血庫(現(xiàn)寧波市中心血站寧海采供血點)第一次獻出了自己的鮮血。
說起自己的第一次,嚴浩有點哭笑不得,直說“真的是轉了好多彎”。原來早在15年前,嚴浩才只有不到一百斤的體重,和同齡人相比顯得相對比較瘦弱,“我去獻個血,他們還說要讓我做個全面身體檢查,就怕我身體有什么毛病。”雖然別人都覺得瘦小的嚴浩是不適合獻血的,但是單純的嚴浩則認為自己能獻,就說明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2004年我縣首次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登記招募,他成為第一批登記者。2005年起,他又開始到寧波市中心血站捐獻血小板,從200毫升到400毫升,從1個月1回,到半個月1回,嚴浩就這樣堅持了15年。而這5萬多毫升的熱血,也給不少人帶去了生的希望。而真正讓嚴浩覺得自己的行為充滿價值的,則是一次在寧波獻血時,無意聽到寧海有一名產婦出現(xiàn)大出血,急需A型血小板。“我正好就是A型的,趕緊讓醫(yī)生給我抽血,好救那位產婦。”這是嚴浩第一次知道自己鮮血的具體去向,也第一次直面知道自己的鮮血救活了一條生命。而這也是他堅持十多年無償獻血的強大動力。在這之后,嚴浩加入了獻血群,也經常關注寧波獻血辦,只要網上一有缺血消息公布,嚴浩永遠都是“頭號兵”。
去年8月份,嚴浩參與了寧海獻血辦“獻血從我做起”的獻血公益宣傳片的拍攝,大家才逐漸認識這位普通的操作工人,有時候碰到熟人,會開個玩笑:“你現(xiàn)在是寧海名人了,天天能在電視上看到你。”但是他還是和從前一樣,淡淡地說:“獻血救人,這是每個健康公民應該做的。”在工廠做數(shù)控的他,因為快到年底,工作也開始忙碌起來。每天三班倒的勞動強度也讓他的身體出現(xiàn)了小小的“罷工”,就在最近的一次獻血檢查中,嚴浩由于過度勞累而被檢查出血壓升高,被攔在“門檻”外。“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身體要健康,這樣就可以繼續(xù)獻血了。”嚴浩說道,“現(xiàn)在就是干細胞還沒有捐獻過,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匹配的,如果有,我一定會第一時間趕到。”對于未來,嚴浩的眼神里充滿了堅定。
(記者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