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民二庭法官在開展送法進企業(yè)活動時,深入走訪了縣域內數家數控機械、文具等小微企業(yè),了解中小微企業(yè)在當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及司法需求,發(fā)放“企業(yè)問卷調查表”、“企業(yè)經營法律風險提示與防范手冊”等,并就規(guī)范合同簽訂、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指導。
法官們還深入基層,現場解惑。2012年5月,胡陳鄉(xiāng)的吳某等6名果農,因種植果樹之需,組成聯保小組向銀行申請了9萬元貸款。今年8月,吳某等人因資金緊張未及時歸還銀行貸款被訴至法院。時值胡陳鄉(xiāng)水蜜桃采摘時節(jié),吳某等6人均在山里忙于采摘?紤]到果農采摘下山不便,民二庭的法官決定下鄉(xiāng)現場調解,法官對吳某等人耐心細致地進行了說法說理,現場釋疑,當即促成雙方調解結案。
青年法官們還走進紅楓、園丁等小區(qū),當起了法律義工,為社區(qū)居民答疑解惑;民三庭法官走進縣交警大隊,就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現場講授訴訟程序;刑庭法官送法進校園,為縣職教中心2000多名學生上了新學期第一堂法制課;法官們走進青少年活動中心,為青少年和眾多家長舉辦了“莫讓悔恨伴青春”法制講座;走進鄉(xiāng)鎮(zhèn),為數百名愛心大姐講授如何維護婦女權益……
說到體會,刑庭法官楊雯雯說,“其實,開展這項活動在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我們自身司法能力的一種鍛煉和提升,讓我們學會了怎么用群眾的語言交談,真實感受到糾紛背后的故事,也更懂得正確的態(tài)度是贏得理解和尊重的前提。”
今年以來,縣法院共開展巡回授課10余次,走訪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30余次,定點聯系企業(yè)50余家,發(fā)放企業(yè)風險提示手冊、法律知識問答系列手冊等1000余份,解答社會各界群眾法律咨詢400余人次。“法律講堂”,處處開花。
“審判白皮書”社會參與
“看了法院的《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信息量大、數據詳實、分析全面、建議具體,使我們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當前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和特點,有利于從源頭上推動各部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積極規(guī)范自身行為,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縣法院新聞發(fā)布會上,一位人大代表這樣說。
今年4月,該院專門出臺《2010-2012年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情況報告》,向社會發(fā)布勞動爭議典型案例,還邀請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qū)代表和網民代表旁聽了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庭審。在隨后的座談會上,企業(yè)代表和網民代表針對部分企業(yè)用工不規(guī)范,制度不健全,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少數勞動者過度維權等眾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說到為何要制作審判白皮書時,該院楊永宗院長表示,“我們想通過審判白皮書的形式,揭示糾紛根源,為公眾提供風險預警,提出建議對策,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這也是司法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
該院針對民間借貸、勞動爭議、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案件類型,發(fā)布審判白皮書,結合公眾關注的熱點與難點,選擇典型案例,及時對案件審理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預警、建議,提出風險提示,增強公眾法治意識,并不斷促進白皮書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
該院的行政審判白皮書已形成常態(tài)化模式。早在2009年,該院就出臺了《2005年至2009年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此后每年該院都將行政案件審理的基本情況以年度司法審查報告的形式送行政機關,回顧總結經驗,融合典型案例,分析現狀,提出問題,從司法審查的視角建言獻策,促進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
此外,該院還積極撰寫司法建議,堵塞漏洞,做好司法預警。去年以來,該院共發(fā)出司法建議30余條,其中向金融系統(tǒng)提出司法建議10余條。今年1至10月,該院共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39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