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日久見人心。在黃壇鎮(zhèn)金家岙,38歲的張冬平11年如一日侍奉臥病在床的公公,在當?shù)乇粋鳛榧言挕?/p>
張冬平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2000年嫁進黃壇鎮(zhèn)金家岙,與村民婁俊鐸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楹蟛痪茫瑠浼蚁蔡硇露,夫妻倆協(xié)力撫育兒子,其樂融融,過著輕松舒心的日子?珊镁安婚L,噩運悄然向他們襲來。2003年,她公公在上山砍樹時摔倒致腦溢血中風,從此癱瘓在床。
公公癱瘓的前兩年,張冬平與婆婆一起服侍公公。過了2年,她婆婆又查出患了乳腺癌。這一下,照顧兩老的擔子都落在了張冬平身上。為了照顧好公婆,她連工作也辭了。既要服侍婆婆煎藥端湯,又要照顧公公吃喝拉撒,還要管教孩子,張冬平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過了兩年半,她的婆婆安詳去世。
這些年來,婁家為了給二老治病花了不少錢。父親還癱瘓在床,兒子又要上學念書,張冬平的丈夫打定主意,到寧波一家企業(yè)打工,這樣工資能稍微高一點。這么一來,照顧公公生活起居的重擔就只能由張冬平一個人來扛。礙于男女有別,給公公洗澡擦身是她最難邁過的一道坎。有一次,她回娘家提起了此事,她的父親說,“你就把他當成我一樣來照顧就不會別扭了!备赣H的一席話讓她豁然開朗。此后,她幾年如一日盡心服侍公公,按時喂公公吃藥,替他翻身擦背、洗臉洗腳、端屎端尿。
日子久了,開銷漸大。為了添補家用,她又開始打工?蓡栴}也隨之而來,她上班的工廠離家較遠,兒子上學又要接送,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了路上。為了多留點時間照顧公公,她決定搬家,租住到黃壇鎮(zhèn)魏家村。兩間樓房的月租金不過225元,住房條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上鄬命c的那間房,她還是讓給了公公住。
每天清晨5時30分是張冬平雷打不動的起床時間,家里每天都有一堆衣服等著她洗?紤]到公公早餐不喜歡吃泡飯,她每天早晨騎著電瓶車到一里之外的黃壇市場早點店買來包子給公公吃,還要為公公準備好午餐,自己這才匆匆吃上幾口泡飯,接著又送兒子上學,之后又奔赴2公里之外的企業(yè)上班。晚上,干完一天活回到家,她也得先把公公伺候睡了,自己才填飽肚子,常常是忙到半夜十一二點才休息。
世人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婁家就出了個好媳婦。11年來,張冬平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在張冬平的悉心照料下,公公雖臥病在床多年,但他的床鋪總是干干凈凈的,身上也沒因長期臥床生一處褥瘡濕疹。“我只是盡媳婦的責任做了點事,我們都會老,也是做給后人看啊。”張冬平用樸實的話語,詮釋了自己11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公公的美德。 (記者水玲玲通訊員章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