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強 寧海中學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放松心情 笑迎高考(惠廣亮 攝)
一年一度,相似的是高考,不同的是考生。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大家都期待有個好發(fā)揮。然而在高考時,一般考生只能發(fā)揮自己水平的八九成,如果能正常發(fā)揮就已經(jīng)算超常發(fā)揮了。那么在高考即將來臨的時刻,正常發(fā)揮,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心態(tài)調(diào)整:化無形為有形
“要有信心,要有平常心,要把高考當平時……”無形的心態(tài),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種無處著力的感覺,過度虛化、過于理想化地強調(diào)心態(tài),反而會成為考生壓力和焦慮的來源。
如果能把無形的心態(tài)轉(zhuǎn)化成具體的觀念或?qū)嶋H的操作,考生就會在心態(tài)的調(diào)整上少些迷茫、多些效果。比如:重視高考,可以具體化為不要隨意打亂生活習慣而影響高考;要有恒心,具體指不管考試情況怎樣也要堅持考完;要有平常心,是指失眠、感冒等不順心的事平時也經(jīng)常發(fā)生,不見得在高考這幾天就變得特別嚴重而影響考試成績,能淡然對待;要有信心,是說考試比的是相對成績而不是絕對成績,我感到難,和我平時成績差不多的人也會感到難,給自己正向暗示。考生可以這樣試著逐條列出適合自己的、具體化的解釋,從而更有效地幫助自己調(diào)整心態(tài)。
整體安排:大體不變并有計劃
高考前及高考期間作息的安排,基本原則是學習生活照舊,并要有所計劃。
考生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結合高考的作息時間,計劃好考前幾天各段時間里做些什么。比如在考試的時間段里適當做點試題,練練手、找找感覺,同時訓練一下解題策略和時間安排;最好不要做新試題,也不要做難題,可以做做之前模擬考的試卷,有利于真正考試時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也可以看看過去遺留下來、未解決的問題,如實在搞不懂就算了,這樣做的效果是,如果真的在考試中出現(xiàn)了,心里也沒什么可遺憾的;計劃安排也要勞逸結合,可以通過適度運動、聽音樂等活動來消除疲勞、保持精力。
危機應對:提前預案完善信心
當答題順暢,考試順利,考生的心態(tài)自然穩(wěn)定,發(fā)揮也能正常;而當答題出現(xiàn)“阻塞”,或重要科目考得不理想,考生又對類似的危機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時,那心態(tài)就極易“崩塌”,進而影響接下來的考試的狀態(tài)。對考試有期待,對危機有準備,才是真正的自信,個人認為每個考生都需要有兩種心理儲備。
一是考試過程中碰到難題或連續(xù)幾題都做不出來,開始緊張,該怎么辦?忌梢韵葘W習一下深呼吸,要領:先緩慢深深地吸氣,憋一兩秒鐘后再微微張嘴緩慢地呼氣。并準備一些適合自己的積極的暗示語,比如“我覺得我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還有時間不用慌,想想這個問題要我做什么”等等。然后想象自己在考試過程中遇到了難題或者連續(xù)跳了好幾道題,情緒變得緊張,進而想象自己停下筆,通過深呼吸,積極暗示或轉(zhuǎn)移注意力來穩(wěn)定情緒。高考之前多做一些心理模擬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二是上一門考試感覺很糟糕,情緒波動很大,該怎么調(diào)節(jié)。每年的高考總有一兩門是相對比較難的,考生有一兩門考后感覺不理想的情況其實很普遍。2011年浙江省文科狀元朱嫻靜在考前就曾給自己寫過三封信:一封是在考得不錯時打開,一封在考得平平時打開,另一封則在感覺不好時打開。高考過程中,即便心理素質(zhì)算好的她,也出現(xiàn)了情緒起伏,她笑著坦言,“我看了最后一封。”信中,她這樣安慰自己:“只是感覺考得不好,那也僅是個人的感覺,并不說明就真的不好。不要灰心,繼續(xù)加油。就算是考得不好,那也是試卷難。試卷難,大家都難呀,這時,關鍵就看誰調(diào)整得好。”這封信給了考中的朱嫻靜不少安慰。
只有事先做好應對的預案,才能幫助你在真正遇到危機時,能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憂慮、煩躁的信息刺激,沉穩(wěn)冷靜應對,而不至于出現(xiàn)事后懊惱的結局。
已經(jīng)做好準備,就放寬心,去考吧!祝各位考生能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