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賣大餅的安徽老漢
有一個60余歲的安徽老漢,在實驗校區(qū)門口賣了近10年大餅。在去年我縣開展校園周邊環(huán)境整治的時候,由于他不配合城市管理部門的勸導,結果他賴以謀生的大餅爐子被有關部門給沒收了。
有一天,有居民向金勝利反映,說那個經(jīng)常在實驗校區(qū)門口賣大餅的安徽老漢這幾天一直在租住的房子里抹眼淚,實在是太可憐了。這是怎么回事?是遇到什么難題了嗎?金勝利懷著疑問,對老漢的暫住房進行了走訪。在與老漢的交談中,金勝利了解到,他已經(jīng)60多歲了,老婆也沒了,身邊只有一個30歲、有智力殘疾的兒子,平時就靠賣幾個大餅謀生,現(xiàn)在大餅爐子被沒收,他唯一的生活來源沒有了,不知道以后該怎么過了。金勝利看他實在是可憐,就找到了處理此事的工作人員,將老人的情況向他說明后,該工作人員也對老人的遭遇深感同情,在向領導匯報后,將大餅爐子還給了老人,并為他專門劃出了一塊場地,供他賣大餅。老人拿到退回的大餅爐子,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場就要給金勝利和城管隊員下跪表示感謝。
有了居民的肯定干啥都不累
記者和金警長聊天的時候,社區(qū)居民胡先生正好來找金警長辦理一項審批手續(xù)。胡先生告訴記者:“社區(qū)設立警務室后,給我們居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很多手續(xù)都可以在家門口的警務室辦理,不用再跑到派出所或者行政服務中心去了,特別是對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說,更是方便。”
金勝利說,社區(qū)居民能對警務室的工作表示肯定,是他們工作最大的力量源泉。為了做好社區(qū)警務室的工作,除了所里的重要會議和集中行動,他和兩名協(xié)警基本上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社區(qū),巡邏、走訪、外來租住人員的登記……工作很多,也很繁瑣,但他們沒有一個人說累。
一次次上門做證和送證上門,一場場矛盾糾紛的化解,社區(qū)民警的工作,溫暖了社區(qū)居民的心,也讓他們對社區(qū)警務室的工作更加的支持了。
俞燕飛對記者表示,金警長對社區(qū)工作非常支持,與我們的溝通也非常順暢,有事情一個電話,他就會馬上過來。警務室的設立,極大地方便了居民辦理各種證件和審批事項。另外,由于社區(qū)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女性,對一些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心里發(fā)怵,有了民警的幫助,他們膽氣也足了,工作也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