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4月18日10時許,我們驅(qū)車向天臺山進發(fā)。繞山公路盤旋而行,山竹青翠,夾道歡迎。流動的車廂里卻是忙碌景象,隊員們有的在更新微博,有的在策劃下步的行動方案,更多的還是在回味父老鄉(xiāng)親歡送的場景。窗外的旖旎風景,匆匆而過。
到華頂山腳下時,天色尚陰,我們一行人興致昂揚要去看看那個徐霞客到過三次的地方?峙率抢咸煊幸饪简灒沒爬到一半突而下雨,毫無準備的我們果然個個都是“水淋淋”了。沿著景區(qū)“霞客古道”的指示牌,我們尋訪著當年的蛛絲馬跡。“下雨天爬山可要小心!惫诺琅杂形粨蝹悴刹璧呐_州姑娘熱情和我們打招呼。記者隨即同這位23歲的徐敏姑娘攀談起來,她笑著說,“我們經(jīng)常來走的。這段古道保存完好,還進行過修繕,就是為了方便更多游客來體驗霞客古道。”
雨漸大,又有風,霧氣重重,寒氣逼人。走在濕滑的鵝卵石路上,只覺步履維艱,口中默念徐老當年所寫的“山高風冽”,心中的崇敬之情不由更增幾分。同行的縣徐霞客研究會理事秦學軍已是第三次故地重游了,臉上卻不見半分輕松,“前兩次是作為驢友來探奇,而這次則擔負著一種使命,為霞客游線申世遺盡綿薄之力!
從海拔1100多米的華頂山下來,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臺州椒江,一會當?shù)氐男鞂W專家。
我們的到來,讓77歲高齡的臺州市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洪錦沸十分激動。曾當過臺州日報副總編的他用“好點子、金點子、亮點子”來高度評價我們這次的行動。
臺州市徐霞客研究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周琦認為,徐霞客游線的歷史和內(nèi)涵可以和唐詩之路、絲綢之路相提并論!跋伎陀尉申世遺的意義無疑是十分重大的,但要考慮如何布局游線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把霞客游線做精,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關(guān)注和保護霞客游線的隊伍中來,才能發(fā)揮出最佳效果!痹谂_州多年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王及對此也有同感。他建議可先整合浙江省內(nèi)的霞客游線節(jié)點城市,形成影響力后再謀劃更大的效應(yīng)。
座談會上,大家討論熱烈,你一言我一語,思想和觀點不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三位徐學專家最后欣然在“霞客游線申世遺——浙江寧海在行動”的紅色條幅上簽名表示鼎力支持。(記者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