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 寧海縣太極拳協會會長仇賢文,習武30多年,曾在全國太極拳比賽中獲第3名。近年,他以躍龍山劍云武術館為平臺,通過自創(chuàng)的“靜意教學法”,輔導少年兒童強身健體、奮發(fā)進取,取得了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的雙豐收。榜樣引路
城西校區(qū)的施某,小小年紀體重達到了184斤,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去年7月,父母把他送到仇賢文門下。
“靜意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內家功法,促使少年兒童排除雜念、專心致志。但好動與注意力不集中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施某剛來時也是如此。仇賢文不是用“壓”的辦法來管教孩子,他從改變孩子的思想觀念入手。首先是標準的作息時間,他要求施某5:30起床,訓練1個半小時,晚飯后從6:30到8:30,也是訓練時間,每天雷打不動。武術基本功講究循序漸進,不斷提高難度。
一個暑假下來,施某的體重減了30多斤。仇賢文又用“身邊的榜樣”鼓勵他再接再厲:有一個叫徐某的孩子,體重從150斤減到105斤,還在浙江省武術比賽中獲得了兩塊金牌!施某的信心更足了。
一學期以后,施某的體重減到135斤,少林拳尤其打得好,進軍全省前8毫無懸念。同時,學習成績也提高很快,數學從60多分躥到90多分!養(yǎng)成毅力
王某正好和施某相反,長得非常瘦弱,隔三差五還要感冒發(fā)熱,2004年開始進入劍云武術館。剛來時,學習成績也是普普通通。
孩子的天性,都是剛開始時看到拳打腳踢很新鮮,恨不得躍躍欲試,經過一段時間就興趣漸減,缺乏恒心。仇賢文用“靜意教學法”訓練王某,使他“坐得住、思想集中”。在輔以武術基本功訓練時,則非常嚴格。
經過一段時間后,王某流露出“怕吃苦”的苗頭,仇賢文又開導他:你的悟性好,無論是學文還是習武,這很重要;但比悟性更重要的,是恒心與毅力。只要有恒心與毅力,你考鎮(zhèn)海中學篤定——記住,你的目標是鎮(zhèn)海中學!
果然,王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鎮(zhèn)海中學。同時,原先病殃殃的身體,也變得結實健壯,越野跑全校第3,還獲得國際武術比賽劍術冠軍!走出郁閉
今年7歲的小朋友葛某,自小父母離異,由住在農村的奶奶撫養(yǎng)。5歲開始,投在仇賢文門下。剛來時,因患有鼻炎,一天到晚拖著鼻涕,小朋友多不喜歡他,養(yǎng)成了他自卑、郁閉的習性。
仇賢文通過“靜意教學法”,提升他的自信心,同時傳授武術基本功,鼓勵他“男兒當自強”。如今的葛某,好像變了一個人,膽子大起來,身體好起來,鼻炎無影無蹤,與小朋友交往融洽自如。在省武術比賽中,前年獲得2塊銀牌,去年獲得2塊金牌!
像這樣獲得身體、學習雙豐收的孩子,仇賢文門下有20多個,仇賢文付出了心血,也收獲了喜悅。 (記者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