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瑣事
陳昌福擔任梅林陳舞獅隊隊長的20多年中,結了婚成了家,孩子也一天天長大。在看到舞獅隊發(fā)展的同時,他自己也是感慨頗深。
現(xiàn)今的梅林陳舞獅隊走的是“半職業(yè)化”路子,已由原先家族里的傳統(tǒng)技藝逐漸變成了現(xiàn)今的文化傳承。舞獅不僅僅是以經(jīng)濟收入持續(xù)下來的,更是靠著舞獅人的熱衷一直傳承下來的。身邊同輩舞獅人各奔東西謀出路的情況很多,有的甚至也不再參加舞獅活動。現(xiàn)在村里后起的年輕人因上學上班或外出打工,學習舞獅的已逐漸減少,況且舞獅是強度很大的體力活,年輕人大多吃不起這種苦。外出表演歸來時,村里舞獅隊大伙兒聚在一起時,也會商量起如何將舞獅在村里傳承下去的法子。
現(xiàn)在村里仍有每周幾次的日常舞獅訓練,但與之前的訓練比起來已經(jīng)少了很多項目。當時的基本功要求高,最快也得3年才可以熟練掌握舞獅技藝,繼而登臺表演。現(xiàn)在不僅拳棍的練習已經(jīng)略去,舞獅的表演也越加注重舞臺的藝術感,減弱了表演的難度與風險性。陳昌福在談起舞獅技藝的傳承時,不禁多了幾分憂慮。
自陳昌福2005年在縣第一職業(yè)中學教學生舞獅以來,至今已有6個年頭,一屆舞獅班20個學生,高一、高二一共也有40個徒弟。這些學生中,許多人特別喜歡舞獅,課前課后都愛與陳昌福交流舞獅心得。有時候村里的舞獅隊表演缺人,陳昌福就叫上班里的學生,也好讓他們有實地表演經(jīng)驗。只有真正上臺實踐,才會掌握舞獅的要領。而每逢過年的時候,總有熱心舞獅的學生上門來拜訪,讓陳昌福尤感欣慰。
擔任著舞獅隊隊長,陳昌福也自然成了舞獅隊的后勤總管,不僅要管理舞獅隊的日常事務,還要保管舞獅演出的道具。這些道具看著不起眼,一放就把陳昌福家的兩間屋子放滿了。在陳昌福家中記者看到,表演用的獅子按照新舊分成了4排,最近的4只金毛獅子是不久前從永康定做的,最早從寧波獎得的獅子至今也保留著。
平時道具的整理洗護,都是陳昌福妻子在打理。每每舞獅歸來,陳昌福妻子總是小心翼翼地清洗完每一件表演服,需要縫縫補補的更是留心再三。
陳昌福除了舞獅,對村里的活動也十分熱心。不論是街道里的,還是縣里的,只要自己派得上用場,陳昌?偸菚鳇c力。
陳昌福的舞獅隊里還有個舞龍隊,舞龍雖然是舞獅的副業(yè),但也頗有水準,在當年縣里的比賽中還得過獎。此外,陳昌福還通過了縣健身球操教練員培訓,并與村健身球隊一起參加過縣里的比賽。陳昌福還獲得過縣老年體育活動積極分子的榮譽。
村里曾經(jīng)的舞獅隊老年隊員們,現(xiàn)今因上了年紀已不再舞獅。但因為對舞獅的熱愛就在舞獅后場做著聲樂伴奏,諸如打鼓、敲鑼等活計。舞獅人都希望看到舞獅隊伍越來越壯大,舞獅技藝一代代傳下去,陳昌福說,要是哪天舞不動獅子了,也會去后場敲鑼打鼓給舞獅隊助威。
陳昌福現(xiàn)在作為舞獅隊的隊長,對舞獅也熱愛了半輩子,希望這項技藝能夠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貍飨氯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