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chǔ)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后,全國掀起抗日救國的浪潮,各地抗日宣傳活動風起云涌。在此新形勢下,寧海這方熱土的人們也紛紛行動起來。土地革命時期隱蔽下來的一些中共黨員積極投入抗日宣傳和尋找黨組織的活動,各種群眾組織如學生會、聯(lián)誼會、兄弟會、姐妹會等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時事討論會、讀書會、救亡劇團等宣傳活動異;钴S,呈現(xiàn)出抗戰(zhàn)初期寧?谷站韧鲞\動的蓬勃景象。
在城區(qū),早期黨員徐孝慰攜進步教師徐錫琪、胡孝心、鄔榮茸等自編教材宣傳抗日;在東區(qū),以長街為中心,于1937年秋籌組“抗日話劇團”,向廣大群眾宣傳抗日,鼓起群眾的抗日熱情;在北區(qū),于1938年5月組織“兒童救亡歌劇團”,高唱抗戰(zhàn)歌曲,書寫抗戰(zhàn)標語,畫漫畫。在西區(qū),前童、嶺下陳和桑洲地下黨組成“塔山政治工作隊”,積極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在南區(qū),以亭旁為中心,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為骨干,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
1937年底,中共寧海特別支部成立后,黨的組織活動得到有組織的開展,抗日宣傳活動也有聲有色。1938年3月,寧海特別支部派人從寧波、金華等地采購到一批進步書籍,在距縣城桃源橋約二三十米的東大街開辦了一個“抗建書店”,書店一方面出售馬列主義書籍,推銷抗日進步書刊和介紹陜甘寧邊區(qū)的書籍,一方面作為黨組織的聯(lián)絡(luò)中心,聯(lián)絡(luò)東區(qū)、北區(qū),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