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實施,醉酒駕駛會被入刑,酒后駕駛的處罰也會更嚴厲。酒后駕駛,顧名思義就是飲酒后駕駛,可法律并不是這樣規(guī)定的,它是以你身體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來判斷你是否酒后駕駛了。大家想過沒有,我們平時食用的含酒精食品、藥品和使用過含酒精日用品后,都有可能被測出體內(nèi)酒精含量超標。
平時我們食用醉雞、醉蝦等用酒炮制的食品后,經(jīng)酒精測試,也能達到酒后駕駛的標準。日前,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飯店工作人員準備了兩道菜——醉蝦和泡椒鳳爪,實驗志愿者食用后,交警用酒精測試儀進行了測試。有人吃了六個醉蝦的時候還沒有達到酒后駕車的標準,但吃了十多個醉蝦,酒精含量就達到每100毫升45毫克,如果開車的話,就屬于酒后駕駛了。而泡椒鳳爪由于制作時酒放得不多,有人食用后測試,雖尚未達到酒后駕駛的標準,但也測出了血液中有酒精含量,如果駕駛?cè)顺缘牧科,也要特別注意?磥恚覀兤匠T谕獬燥堃欢ㄒ⒁,如果要開車的話,連含有酒精的食物都不能吃了。餐飲業(yè)也要主動和顧客說明,哪些菜是含有酒精的。
很多防暑降溫藥品里也含有酒精成分,服用后也會使血液里的酒精含量增加。我們拿藿香正氣水做了試驗。有實驗志愿者喝了一支藿香正氣水,分別在5分鐘后和15分鐘后進行酒精檢測。第一次檢測出來的結(jié)果為每100毫升500多毫克,遠遠大于醉酒駕駛的標準。第二次檢測出來的結(jié)果則為每100毫升58毫克,也達到了酒后駕駛的標準。不過,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在說明書上也有明確標注,食用后不得駕駛車、船和進行高空、精密等作業(yè)。
日用品中的漱口水也有酒精成分,但其使用后不會進入血液,只要口中的酒精揮發(fā),就測不出來了。所以,使用漱口水后,不要馬上開車。萬一使用后開車被交警查獲,你可以要求進行血液檢查,如果血液里沒酒精交警是不會處罰的。當然,你如果真的喝酒了,血液檢測做出來的酒精含量絕對要超出口腔吹氣的數(shù)值。(周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