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力洋鎮(zhèn)平巖村是一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村莊,村民來自11個省20多個縣(市)、區(qū),700多戶人家光姓氏就有115個,是個典型的移民村。正是這樣一批由來自五湖四海的“異鄉(xiāng)人”組成的村子,在平巖這片土壤上迅速生根發(fā)芽,種棉花、種柑橘、創(chuàng)辦來料加工點,村莊的建設更是大踏步向前,先后被評為縣級文明村、十佳和諧村、市級新農村示范村……全村婦女發(fā)揮的作用更是讓這個村莊熠熠生輝。
村婦女主任金先菊告訴記者,以前平巖村村民都是以種植橘子、棉花為主要經(jīng)濟收入,除了農忙時節(jié),婦女空閑的時間很多,閑則生是非,村里難免有些口角之爭。2006年,村里引進來料加工后,村里待業(yè)在家的婦女經(jīng)過技術培訓,都到加工點上班,目前大大小小的加工點全村有6個,整個村子基本上看不到到處晃悠的婦女,大伙兒都趕著去“上班”,倒是家里的男主人肩負起了買菜、燒飯的任務。現(xiàn)在,在來料加工點工作的婦女一般每天能賺到100元左右,有些做得多的能賺到300元,即便是在家?guī)椭艟頭、組裝票夾的老人,每天也有二三十元的收入,來料加工已成為平巖村村民致富的又一條門路。村民口袋鼓了,更追求精神層面的生活,每晚的廣場舞、定期在家長學校舉行的各類知識講座都得到了村民們的積極響應。在村婦代會的帶領下,全村的婦女還定期清理村里綠化帶以及路面的垃圾。“以前,村里雖然有專人打掃衛(wèi)生,但是個別村民仍存在亂扔、亂丟的行為,F(xiàn)在通過每個月組織婦女參加村容整潔活動,他們也都不好意思再亂扔東西了!2008年和2009年全村評出縣級“文明家庭”8戶、“綠色家庭”2戶、“學習家庭”8戶。村里還被評為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縣綠色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點、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十佳和諧村莊、示范婦代會、三八紅旗集體…… (記者潘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