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大壩(資料圖片)
與幾個旅游高手聊天,意外的是,他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熱心地策劃國慶長假的去處,反倒是對兩周前去的那次“徒步三峽”津津樂道。他們告訴我,“徒步三峽”已成為今年自助游的第一熱。
晚上,讀了這幾位驢友發(fā)來的旅行日志,驚險程度果然讓人心跳加速:
經(jīng)過網(wǎng)上召募、行程策劃,我們12個素不相識的“驢友族”終于踏上三峽的行程。12人中有5個是美眉,還有2個同樣通過網(wǎng)絡(luò)召募來的臺灣人,我們的經(jīng)驗應(yīng)該是目前相當完備的“全攻略”!
三峽大壩一瞥(組圖)
第1天(晴天)
早晨9點多抵達武昌站,直奔黃柏河碼頭。注意:黃柏河附近有很多碼頭,我們到的是葛州壩船閘下的那個,下午3點已沒有小船,只能包了艘快艇500元去石牌,大約40分鐘后到。
下午開始爬當陽頭,開始的路還好走,可沒多久就有美眉中暑,只能稍事休息。終于趕在晚飯時分到達老張家,這是我們在網(wǎng)上事先找到的,晚餐住宿加早餐一共200元。老張家有很多食物,就是洗澡不方便、廁所太簡單。
第2天(晴天)
天氣還是晴朗,起了個大早,7點就從老張家出發(fā)去南沱。足足走了1個多小時才到江邊,棧道很窄。當我們終于來到一處梯田時,已是烈日當頭大汗淋漓,隨身帶的水也所剩無幾了,就“偷懶”從那里直接下到公路,踩壞不少莊稼。離三斗坪還有2公里,于是決定坐小船過江,再到對岸的公路上攔車(對岸車多)。公路上居然還能找到帶冰柜的小店,一人一根棒冰,樂得我們手舞足蹈。
第3天(大雨)
早上起來下雨,于是決定直接坐船去培石。在舊城隨便吃了點面條,一共35元,要吃好的就要去新城了。
下午出發(fā)去青石,這段棧道上草長刺多,但雨路還算好走。用1個小時就走出棧道,途中經(jīng)過神女峰(在對岸)。
晚上在老宋家宰了只羊,3塊8一斤,61斤。羊肉很好吃,還有烤爐和調(diào)料可以自己烤肉吃。
第4天(晴天)
天居然晴了,于是決定爬神女峰。吃完早飯讓宋青貴備船送我們?nèi)ド衽逑拢▉砘?20元),昨天下雨鞋濕了,老宋很慷慨地拿出一雙解放鞋給我穿,并執(zhí)意不收錢。
9點多從宋家出發(fā)到神女峰下,1小時后開始登山。我們找路就花了一個多小時,山上岔路很多,最關(guān)鍵的是在與神女峰差不多高度時,應(yīng)該放棄大路走右邊不明顯的入口進去,大約5分鐘可到。切記,因為神女不是站在山頂上而是在山凹里。
第5天(陰天)
巫山云雨可不是吹出來的,天氣說變就變。早上7點出發(fā)去神女溪,那里的水很混,不去也罷。9:40回到老宋家,休息一會去趕10:40去巫山的船。從碼頭坐面的到汽車站,在汽車站對面的招待所用餐,砂鍋,6元。14:20坐上去福田的中巴,經(jīng)過一番軟磨硬纏,司機終于答應(yīng)以每人30元,直接把我們送到大昌。
第6天(下雨)
包了條船從大昌到馬渡河口再到巫山,450元。坐纖夫拉的船到達漂流處,漂流是60元/艇,可坐2人。在河口重新上包船,下午4點半回到巫山。
這時已沒有去大溪的船了,于是住縣招待所,4個3人間320元。巫山的治安很亂,一進招待所就有不三不四的人在我們房間外窺探,大家提高警惕。
第7天(繼續(xù)下雨)
到大溪碼頭后,因為水大,船家不肯靠在前面的信號臺,只能自己走。
走了半個小時才看到一戶人家,提出以小船50元送我們?nèi)バ盘柵_,大多數(shù)人同意坐船,另有4人繼續(xù)步行。于是,其他人跟農(nóng)民下到江邊上船。
忽然聽見一聲巨響,回頭看見一GG失足從山坡滾下,撞到巖石。檢查傷勢,耳朵里有樹枝丫,大膽拔出來,還好;眉骨上有個口子,渾身是血,但意識清醒。在衛(wèi)生院包扎時,繼續(xù)步行的4人中一個也被當?shù)剞r(nóng)民背來,也是滑下山并摔斷了腿———徒步三峽小分隊在大溪全軍覆沒。
徒步三峽必需裝備
★防滑鞋:至少能防滑,最好能防水,普通運動鞋不能考慮。
★帽子:除了用來遮陽、防雨,還可以防止棧道上有刺的藤蔓直接刮傷臉,很有用。
★長衣長褲:相當一部分路段要在亂草中行走,以免被劃得遍體鱗傷。
★通訊:中國電信的手機全程均有信號,聯(lián)通的糟糕透頂。
經(jīng)過前輩們的探路,三峽徒步路線已經(jīng)逐漸演變成一條成熟的徒步路線。有兩種選擇———從下游往上走,充沛的體力用來完成艱險路段,其后行程有漸入佳境之感;從上游往下走,則可先體驗棧道。
★西陵峽———沿江走上棧道,約有40分鐘的行程,局部棧道僅兩腳寬,危險系數(shù)增加。
★巫峽———三峽中最艱險的一段。其中經(jīng)棧道抵楠木園相當危險,局部路段還有塌方。
★瞿塘峽———北岸信號臺開始,危險度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