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海新聞網(wǎng)訊 草鞋,作為一種時代的象征,現(xiàn)在估計只有在旅游景區(qū)才能看到了。而制作草鞋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更新?lián)Q代,原本在寧海的農(nóng)家隨處可見的草鞋耙也成了一件稀有之物。
草鞋耙,一種制作草鞋必不可少的工具。物如其名,草鞋耙是一個木架,前面粗橫木上有7個齒,中間一個長齒(圖中的草鞋耙因年久失修,中間圓形長齒已破損),兩邊各3個小齒,如果再加上一個長長的手柄,便是一個活脫脫的天蓬元帥的九齒釘耙。草鞋的原料主要是稻草,最好是糯谷稻草,長且韌。打草鞋時,要先將稻草搓成草繩,以制作草鞋的筋和攀。制作時,操作者在腰間栓一“草鞋壓”,面對固定好的草鞋耙,用草繩反復(fù)從中穿梭,將草繩慢慢編織成一雙草鞋,在編織過程中,為不讓草鞋松散,中間還需要一種“野人手”的工具夾緊!安菪瑹o樣,邊打邊像”。幾根草繩就在農(nóng)人的手中慢慢變成了一雙雙草鞋,最后,在編織好的草鞋上穿上一條草繩,穿在腳上將草繩系在踝關(guān)節(jié)處就牢固了。(記者 潘旭婷)